第19版:车世界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官降”高调,能刺激车市吗
2015年04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官降”高调,能刺激车市吗



业内人士称在适度的价格竞争外,应提高行业的增值服务
  近日,一场车企官方降价促销的大战正在上演。4月5日,上海大众宣布下调Polo和途安两款车型的官方售价,这成为车企“官降”大战的导火索,引发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多家企业纷纷跟进。其实,车企“官降”每年都有,只不过未像今年这般“高调”且集中。而潍坊各汽车4S店的官方降价幅度更大,降价大战在压缩了经销商利润的同时,刺激了不容乐观的车市现状。
降价 “官降”接二连三 4S店让利更彻底
  近日,记者了解到,上海大众的降价举措是今年以来首个由车企进行的大型官方调价,也是车市近两年来为数不多的“官降”。其中,上海大众下调了Polo和途安两款车型的官方售价,降幅达8000-10000元。紧随其后,长安福特宣布,即日起至4月30日,除新蒙迪欧、锐界外,购买长安福特其他车型均可享受免购置税的优惠。而北京现代也马上跟进,结合其金融贷款业务,推出全系车型(ix25除外)两年免息的贷款购车政策。
  4月13日,一汽大众也加入“官降”行列,宣布启动“全系钜惠活动”,全系车型可享受“保险优惠、零利率、置换补贴”。一天之后,上海通用雪佛兰发布了“官降”方案,优惠活动覆盖了雪佛兰品牌下的热销车型。至此,已有5家合资车企以不同的优惠方式,卷入了这场“官降”大战。
  记者从我市几家汽车4S店了解到,他们都与官网同步降价,而且他们经销商的降价幅度更大。潍坊市上海大众汽车4S店的王姓经理表示,官方降价在一定程度上让4S店在价格上有一些被动,但是为了提高销量,他们的降幅更加彻底。比如说,大众汽车途观、帕萨特等几款品牌降价幅度10000元,而经销商让利幅度则在15000元左右。

原因 市场不景气,降价是自然的市场反应
  “说实在的,如今汽车市场不景气,降价是自然的市场反应。”王经理表示,如今在潍坊,汽车拥有量很大,很多买车的客户都是换车的,今年大众汽车销量较往年有了较大幅度下滑。除此之外,如今的汽车品牌多,市场竞争激烈。“现在的消费者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他们对某一品牌侧重比较少,而是寻找从外观到价格,性价比更高的汽车。而很多品牌都在大幅让利时,大众品牌很少降价,所以今年要率先降价让利。”王经理表示,他们比厂家让利幅度更大,大部分车型基本都处于赔本销售状态。
  从上海大众发布的新车销量来看,其下的大众品牌一季度增长率仅为0.3%。而北京现代、长安福特和一汽-大众的跟风降价从销量来看也很好理解。从中汽协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北京现代同比下滑1.5%,特别是SUV细分领域几乎全军覆没,全新胜达销量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途胜和ix35分别同比下滑86.1%和22.2%;长安福特的全系车型除了翼搏和新蒙迪欧同比正增长外,其余销量均呈现同比两位数的大幅下滑。而一汽-大众仅有高尔夫和捷达同比正增长,新宝来、CC、速腾和迈腾也难逃下滑噩运。
经销商 提高销量和市场份额却降低了利润
  “这场价格战对于刺激市场,提高销量有一定作用。”上海大众某4S店的王经理表示,从4月5日开始实行降价让利优惠以来,汽车销量提升很大,他们店潜在客户量增加了30%左右,实际销量也增加了至少10%,仅仅是车展上就订出了170多部大众品牌汽车。
  上海通用雪佛兰某4S店的相关负责人肖经理表示,近期的降价促销对于他们经销商最大的好处就是刺激了冷淡的市场,提高了汽车销量和参与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但是有利就有弊,今年大规模的价格战,使得各经销商利润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下滑。“而现在各厂家就开始打起价格战,我们经销商就会比较被动,各个经销商4S店是在厂家大幅降价的基础上又做了让利降价,所以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压缩。”肖经理表示,但是对于目前的市场来说,降价是必然趋势。“没办法,不降价促销,就只能等着库存积压。而且一种品牌汽车的4S店仅在潍坊市就有多家,你不降价,其他的店会降,那就更加翻不了身了。”肖经理表示。

市场 购车者增多,经销商应提供增值服务
  这次车企价格下降给不少市民带来了利好消息,很多市民开始了解车市行情,买车或更换新车的市民逐渐增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市民郑先生就是刚刚在车展上购买了一款北京现代车的车主,“最近一直关注车市降价的消息,汽车4S店、车展都去看过,向很多朋友也进行了了解,后来看中了一款北京现代车,外观功能都非常符合我,价格优惠幅度也比较大,所以在车展上我就买下了这辆车,而且还赠送了大礼包。”郑先生非常满意地对记者说。
  潍坊市汽车流通协会的负责人胥经理表示,年度重头戏上海车展前夕,上海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等多家车企以不同形式下调部分车型售价,这一动作给车市注入了更多竞争元素。与此同时,更多车企的加入使价格竞争的氛围越发浓厚,走势如何尚难预料。下调产品售价的意图很明显,即刺激销售带来更多的销量和更高的市场份额,同时这也意味着车企或经销商——甚至二者同步,其经营利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价格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有得有失,而对消费者来说同样如此。“其实,在适度的价格竞争之外,应以提供更多服务为追求目标,增值服务的重要程度随着市场的成熟而越发凸显,而且也有利于品牌塑造,从而提升品牌的能力。价格竞争在现在以及将来都会存在,但更多将成为营销的一个噱头。而且随着车企更加成熟,过于惨烈的价格竞争应该不会频繁出现。”胥经理表示。
      本报记者 隋炜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