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市民在城区乐天玛特超市选购清仓商品。 |
|

|
|
用打折标签把限用日期保质期等贴死,充当临界商品卖
还有三五天就要过期的牛奶、保质期只有两三天的面包、蔫巴巴的水果……不少市民在逛超市时总是会发现这些快到保质期而捆绑销售的“临界商品”。4月21日,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部分超市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临界商品”专区,不少即将到保质期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起捆绑销售。有的超市用标签覆盖具体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误导消费者。
种类 超市中临界商品不少见 “前一阵子买了一箱牛奶,赠送的几袋还有2天就过保质期,只得抓紧喝。”近日,家住城区松鹤园小区的赵女士告诉记者,超市里一些“捆绑”销售的产品总是让人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就会买到即将到保质期的“临界商品”。“现在去超市总是先提醒自己要看保质期,但是往往看了大包装就忘记看小包装,超市要给这些快过期的产品贴上显眼的标签才对。”赵女士表示。 业界早已有关于“临界食品”的定义,通常是距离保质期只有三五天的食品。按照行业惯例,接近保质期三分之一的商品就算是临界食品了。不过,也有说法表示保质期半年以上的商品到期前15天内需要公示;保质期两年以上的,最后30天是“临界期”;而保质期仅为一个月的,还剩3天的时候就算是临界食品。 4月21日,记者走访潍坊乐天玛特、佳乐家、沃尔玛、大润发等超市了解到,超市中不仅有“临界食品”,还有不少种类繁多的“临界商品”。 “临近保质期,散装珍喜爱红枣节省30%”“套餐3,节省50%”“5-7折清仓商品”……4月21日,记者走访了解到,保质期较短的奶制品、面包、现切水果、当天的熟食等成为超市中常见的几类“临界商品”。当然,也不乏一些保质期较长的饼干、饮料的身影。此外,一些保质期长达几年的化妆品、洗化用品等也因长时间没有销售完而沦为“临界商品”。 商家 临界商品成促销“主力军” 对于这些“临界商品”,超市一般会怎样处理?4月21日,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少即将过期的商品成为促销的“主力军”。捆绑销售、打折促销以及集中货架销售等花样层出不穷。记者发现,部分超市设置有专门的“临界商品”专柜,对于这些即将过期的产品用显著的标签标明,以防误导消费者;不过也有不少超市采用大众化的处理方式,将一些临近保质期的产品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这个儿童套装是附赠的,总共50元。”4月21日,记者走访城区几家超市了解到,临界牛奶捆绑销售现象比比皆是。沃尔玛超市二楼的牛奶专柜,记者发现了捆绑销售的牛奶。几盒生产日期为2014年12月份的未来星儿童成长牛奶被捆绑到近期生产的同品牌产品上按原价销售。此外蒙牛纯牛奶、伊利优酸乳等也采用此方式。 此外,不少超市对“临界商品”采取了集中处理的方式。“大清仓,洗化七折出清商品。”乐天玛特超市设置了专门的临界商品专区,从抽纸、化妆品到饮料、果冻等商品无所不包。这些商品虽然打着“热门商品”的标签但是细看之后会发现不少商品的包装已经发皱,即将过保质期。“真划算!请尽早食用,味道更佳。” 同样地,记者在沃尔玛超市也发现了部分“临界商品”的销售专区。这些商品多集中在水果和面包类产品,商品多在原价的基础上半价处理。不少没有设置专区的商品上还用橙黄色标签标上了“临近保质期”的字样,一目了然。 乱象 部分商品已经过保质期 现实生活中,临界商品因捆绑和打折销售等方式往往更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不过不少超市在处理“临界商品”时并没有标注明显“即将过期”类似的说明,不少超市因检查不及时等原因一些过期商品依旧在架销售,还有一些设置了专门的“临界商品”区的超市用标签覆盖具体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可得注意了。 4月21日,记者在乐天玛特超市“大清仓”专柜处看到了一款60G欧梦明柔清透隔离霜,零售价为37.9元,出清价仅为18.95元。不过,该产品的产地、质保期等相关信息被该超市贴上的“Lotte Mart潍坊店折扣券(5折)”字样的打折标签覆盖住了,记者小心翼翼地撕开打折标签才看到质保期三年、限用日期见标识的字样,不过产品的外包装上限用日期标注为2015年3月7日,显然已是过期产品。 同样地,几款即将到期的飘柔洗发套装、佳洁士牙膏等外包装上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的标签部分也被打折标签贴死,不注意的话根本难以发现此为即将到期商品。
市民 价格实惠,但要明明白白“淘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不少消费者会光顾这些打折专区。不少消费者坦言,一些“临界商品”价格实惠,确实能为自己所用;也有一些对“临界商品”不感冒的消费者表示,超市有义务将该类产品分门别类处理,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去年5月中旬产的,保质期一年,现在买也不错。”沃尔玛超市,一位在打折区挑选奶酪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平时一些进口的商品价格较贵,但是一旦临近保质期就会打折处理,只要认真挑选还是能淘到不错的商品。 “我自己从来不买这类因快要过期而打折的商品,但是作为超市有必要把这些‘临界商品’分门别类,以供有需求的消费者选择。”市民林先生表示,对于商场而言,“临界商品”不可避免,在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应该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而故意地贴死相关的保质期说明等方式非常不可取。 文/图 本报记者 魏慧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