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成立首家创业创新学院,力争三年内各市普及 近日,全省中小企业创业兴业工作会议发布消息,全省力争3—5年中小企业数达到200万户,努力改变我省企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推进这项工作,全省首家创业创新学院授牌成立,并力争三年内每市创建1—2家省级创业创新学院。 2014年底,全省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14万户,今年一季度又增加5.7万户,民营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77.1%。 我省实施的积极推进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成为我省中小企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省共创建省、市级创业辅导基地460家,进驻企业达到4.2万家,带动就业100多万人。这些基地得到了国家和省、市在资金、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获得了快速发展。 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兆春介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与先进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缩短这一差距,我省将通过新建、改造和整合等方式,建成800家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功能健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省、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培育10万家小企业。每年培育国家创业示范基地6家,培育省级创业示范基地16家。 据介绍,挂山东省创业创新学院牌子的大专院校,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按照省市主管部门双重指导,以市为主的方式,依据省市主管部门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培训任务,对各类创业者、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创业基地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省市县三级主管部门将对这些学院按公共服务平台政策给予扶持。 此外,我省将加快构建一批创客空间,为创客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业资源。王兆春介绍,为进一步推动创业兴业,山东省将在大中城市、大专院校、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加快构建一批创客空间,省市两级每年认定50家。 同时,山东省还将加强对中小企业创业兴业的培训辅导力度。目前,山东省、市两级认定的创业辅导师达到688名,其中省级创业辅导师182名,有50多名创业导师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王兆春介绍,山东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每年将举办200余期培训班,通过专题培训,创业大讲堂、高级研修等多种形式,培训创业者11万人。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