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潍坊学生赴济慰问团成员在济南留影。 |
|
|

|
|
济南解放后,为打消济南各界人士对党和政府的疑虑,潍坊一批进步学生与各界代表组成慰问团,赴济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慰问活动。潍坊特别市成立大众业余剧团,众多进步青年参与其中,通过文艺宣传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 济南解放各界人士存疑虑,潍坊青年组团慰问 1948年10月,济南解放,为了尽快解决各界人士“对新当局总是存有疑虑,存在若即若离的、且不易扭转过来”的现状,潍坊特别市委应济南特别市副市长徐冰(曾任潍坊特别市市委书记)的邀请,派一个慰问团去济南作宣传工作。 很快,潍坊一批进步学生与各界代表组成了赴济慰问团,慰问团先集中学习一周,要求以演讲的形式“以先被解放的身份现身说法,宣传新潍坊5个月的巨大变化和党的方针政策深得人心的情况,解除他们的种种疑虑,让济南人民和青年学生了解共产党、解放军,相信解放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学生要好好学习,为建设新济南,发挥主力军作用”。 赴济慰问团由来自华大、联合中学、青年中学、新华中学、广文中学等学校的57名学生和一名青年工人组成。 10月21日傍晚,慰问团的同学们高举着慰问团团旗在火车站广场集合。当晚9时,欢送仪式在此举行。当欢送的人们唱起了《你们去吧!我们献给你们胜利的鲜花》的“欢送之歌”时,全体团员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歌声、掌声和话别声融为一体,情景十分动人。当晚10时,在一片欢呼声中,慰问团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为躲避敌机火车一路夜行,积极准备兴奋难寐 1948年,胶济铁路因战火破坏,西行列车只能从青岛行至益都(今青州),且为躲避敌机的轰炸,只能夜间通过,破旧的蒸汽机火车缓慢驶向益都。慰问团团员们一路唱着革命歌曲,共享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的自豪和欢乐,就连火车到达益都后的小憩时间都没有睡意,或准备发言稿,或背歌词。天亮后,慰问团又换乘了汽车继续前行,刚刚经过战火破坏的公路被炸得坑坑洼洼,汽车不断地颠簸晃动,路上多次抛锚,直到第二天晚上9时多,终于赶到了解放仅29天的济南市区。 10月23日晚,济南特别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筹委会,在青年俱乐部为慰问团举行茶话会,尽表欢迎之情。24日下午,济南特别市政府在交际处招待慰问团,席间充满融洽愉快的气氛。徐冰致辞说:“有人造谣说中共是‘先甜后苦’,潍坊的经验告诉我们,恰恰是先苦后甜。”徐冰殷切盼望慰问团的同学们将潍坊解放后的情形和亲身体会,介绍给济南人民、让济南的一万多学生和几十万青年,安心地继续学习和工作。 访问各校讲实例建立感情,一个多月完成任务 济南特别市政府在北洋大戏院隆重召开了欢迎潍坊特别市赴济慰问团大会,1000多名各界代表参加。 总团长高象九以具体事例介绍了5个月来潍坊的变化:“解放后,人们由疑虑重重到相信党的方针政策,靠近共产党。当前潍坊的工厂复了工,商店开了业,广大群众有了工作,户户有饭吃,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代表们介绍了潍坊特别市内学校复课及全市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家都表示希望济南同胞尽快地消除疑虑,坚信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济南各界代表听了很受启发,纷纷表示向潍坊人民学习,坚决拥护共产党,以实际行动感谢潍坊人民的鼓励和关怀。 慰问团在济南经过一周的座谈、参观后,马上开始了慰问活动,先后访问了济南女子师范学校、齐鲁大学、齐鲁中学、济南育才中学、济南二中等17处大中专院校及普通中学。每到一处都介绍潍坊青年从不敢接近共产党到和共产党的干部、战士一起把被战争破坏了的旧城市建设成了一个新城市的实例。他们通过教学扭秧歌、唱革命歌曲等形式,加深了与济南同学的感情。回潍前他们特地在济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潍坊青年学生慰问团专题节目”,向济南全市青年进行了慰问,慰问团的团员们首先唱起了自编的《慰问歌》,歌词的大意是:济南市的同学们,你们受惊了,我们向你们致以亲切的慰问。济南解放了,你们解脱了身上的枷锁,不再受反动派的摧残,得到了幸福,得到了自由,得到了光明。同学们,莫彷徨;同学们,莫犹豫。潍坊青年和你们一条心,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学习学习再学习,锻炼成新民主主义建设的骨干。努力努力再努力,打到南京去,把反动派彻底推翻!建设新中国! 历经一个多月,慰问团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回到潍坊。11月28日,潍坊特别市政府召开了欢迎慰问团归来大会。 成立大众业余剧团 《气壮山河》受欢迎 潍坊特别市委在抓好恢复生产、安排好群众生活的同时,很注重利用文艺宣传进行思想教育,特报请华东局派请各类艺术团体来潍进行演出。 首先是九纵文工团演出歌剧《血泪仇》,相继是西海文工团演出歌剧《改邪归正》,济南军政文工团演出苏联话剧《格尔洛夫》,红旗剧团演出歌剧《白毛女》。这些文艺演出让潍坊人既看了新鲜又受到教育。 市委责成市民众教育馆(以下简称市民教馆)从青年学生和社会进步青年中,选拔了一批文艺活动积极分子,于1948年夏成立了一个大众业余剧团,负责人是市民教馆的尚之四(后为潍坊特别市文工团团长)。剧团排演了四幕话剧《气壮山河》。该剧描写了1944年秋,八路军的一个连突破日军重围,绕到敌人背后胜利突围并给敌以狠狠打击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抗日军民顽强战斗直至胜利的凯歌。 正式演出前,市委书记兼市长姚仲明、宣传部长刘丹、工会主任许杰等领导观看并审查演出,姚仲明非常满意:“潍坊人民看了这出戏,必将对共产党、八路军有更正确的认识,会更靠近共产党,热爱八路军。你们作了一次很好的宣传。”姚仲明还表示:“最近市委要成立一个文工团,加强宣传工作,欢迎你们参加。” 1948年8月26日,四幕话剧《气壮山河》在市民教馆礼堂正式公演。《气壮山河》是潍坊解放后公演的第一出赞颂共产党八路军的话剧,演出后反响很好,很受群众欢迎,连演几天场场爆满。人们说,看了《气壮山河》这出戏,才知道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是那么勇敢,共产党的干部为了人民利益,大义灭亲的高贵品质令人钦佩。学生演员演得非常逼真,他们把满腔的热忱和崭新的面貌献给了刚刚解放的潍坊人民。 随后,大众业余剧团的部分团员参加了潍坊特别市文工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