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五一 |
|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的同学合影。 |
|
|

|
|
解放不久,潍坊市青联、市学联即发动各校进步学生组织起来,建立进步组织,把大多数教师、同学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干部,成立了青年服务团,集体培训。还成立了青年俱乐部,进行政治宣传、开展文体活动,十分活跃。 学生成立研究会定期学习,新青团在潍坊建立 1948年,联合中学学生赵洪庆、杨瑞云、杜宗华等共同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鉴于形势,当时尚未公开,属秘密组织。成员们定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形成了党在学生中传播马列主义的核心,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开展各种思想教育,并涌现出一批思想要求进步的同学。 青年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青年的社会统一战线组织。1948年5月,山东省青年联合会驻潍坊特别市办事处成立。6月成立潍坊市青年联合会。青联是一个松散型的组织,没有专职干部。解放初期,青联参加了文教部门的接收工作,动员学生复课。青联积极开展青年的统一战线工作,教育广大青年,为建设新潍坊作出贡献。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潍坊特别市委举办了首届“建团干部培训班”,为学校、厂矿、部队等单位培训了建团干部,秘密开展建团工作。1949年3月成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潍坊特别市筹备委员会,邱也民兼任主任,江流兼任副主任。1949年11月12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潍坊市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在市中苏友协礼堂举行,由各基层选出代表84人出席大会。团中央组织部长李云浩、华东局团工委书记刘导生、团省委副书记杜前、潍坊市市长臧君宇、市总工会副主席陶少林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市委书记郭石作了《关于潍坊市当前总的任务,克服困难,发展生产的报告》。团市委筹委会副主任江流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贯彻中央建团决议以来的工作,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11月15日,大会选出团市委委员15人,候补委员4人。江流任团市委书记、徐克任副书记。 建立青年服务团培养干部,领导上讲台授课 1948年11月,潍坊特别市第一个青年干部培训组织——青年服务团建立。青年服务团分两批:第一批有团员48名,团长季明涛;第二批有团员50余名,团长蔡煜。第一批青年服务团团员大部分是从返潍后的赴济慰问团挑选出的青年学生,另招收了部分社会青年;第二批是从中学生和社会青年中通过考试录取的。 青年服务团团员过集体生活,衣服、被褥、鞋袜均有国家供给,每月仅发五六角钱的津贴费。在饭食上,大半是粗粮、白菜、豆腐等,每周日改善一次生活,擀面条、蒸包子、包饺子。尽管生活上艰苦些,但大家深深感到革命大家庭的乐趣和温暖。 青年服务团团员一面学习,一面工作。学习内容除《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外,主要是毛主席著作。另外还有《时事两面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大众日报》等各种辅助材料。听课、学习文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课堂学习与深入基层实践相结合。 江流、徐克、季明涛、郑伟民等领导同志都担任过青年服务团的政治讲师,他们讲课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非常生动。因此团员们学习效果很好,每个人收获都很大。为了实践锻炼,青年服务团的团员们深入工厂、学校,组织青年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政治学习,帮助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举办青工演讲会、学生报告会及各种座谈会,进行政治时事教育、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等。这些团员有的成了工人和学生的好朋友、好老师。团员刘佩明、丁若楠、王允贞到东关南沟小学协助搞政治宣传,组织学生开展文艺活动。他们教的小歌剧和胶东大秧歌,歌曲《潍坊新气象》《让我们大家来歌唱》及《大翻身》等,很受学生们欢迎。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培训,青年服务团的团员们开阔了政治视野,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经受了革命实践的锻炼和考验,与工人、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一部分青年服务团团员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或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为开辟新的城市工作的新生力量。 青年服务团的团员们学习结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许多省市及潍坊各地。杜铁曾任中央组织部处长;于潮曾任潍坊市委书记;田野曾任鲁沪管道指挥部党委宣传部长;罗新书曾任山东泰安农学院教授等。还有一些同志在本市不同岗位担任过领导职务。 田野、罗新书等都很怀念青年服务团的生活。他们深情地说,当时他们都还是不懂事的孩子,通过在青年服务团学习,懂得了这就是革命,这就是为人民工作。是青年服务团把他们雕琢成了有用的人才,他们就应当以全心全意、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来报答党的培养。 学生联合会成立 配合形势做宣传 1949年1月5日潍坊特别市首届学生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了潍坊市学生联合会(以下简称学联),选举谭敏为主席。谭敏于1949年参加了华东学代会和第一届全国学代会,并任华东学联执委。 1950年2月5日第二届学代会召开,选举王建刚为主席。陈瑞华、崔健中为副主席。1950年4月,王建刚、赵洪庆、王国伍代表出席了山东省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赵洪庆还代表全市青年学生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山东省学生代表大会和青年团。 其实早在刚解放时,学联成员便配合形势在校内外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三大战役告捷,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国民政府面临土崩瓦解,解放全中国势如破竹。济南解放、青岛解放……在学联成员的努力下,每当解放一地,胜利捷报传来时,各学校腰鼓队、秧歌队、活报队、高跷队就会走上街头,欢庆胜利。 青年俱乐部成立 积极分子达百人 1949年冬,潍坊市青年俱乐部成立,学生和社会青年纷纷报名参加俱乐部举办的各种活动,积极分子达百余人。 青年俱乐部设在胡家牌坊街市民教馆院内。一是搞好宣传鼓动工作,每逢前线战争取得重大胜利或重大节日时,都要把一些巨幅政治标语,悬挂、张贴在城里东门城楼的大钟上和邓发街(现东风西街)、叶挺街(现东风东街)等一些醒目的地方,并组织青年学生集会游行。二是开展文体活动,通过美术展览、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等为基层培养活动骨干,开展社会服务。如组织家庭贫困的社会青年进行生产自救等。当时的青年俱乐部非常活跃,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