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面膜微商,坑的就是朋友们
2015年05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膜微商,坑的就是朋友们



记者调查“大牌”面膜国内小厂生产,层层代理加价卖给消费者
  你的微信朋友圈被面膜攻占了吗?如果没有,可能说明你的朋友圈太小了。近日,清研智库推出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4.8%的人在朋友圈看到过有人卖面膜。朋友圈中的“面膜们”如何出炉?记者调查发现,通过网络代办公司,打造一款全新的“朋友圈”面膜,从公司注册、产品设计到最终成品出厂上市销售,最快的流程不到两个月时间。一些没听过名字的“国际大牌”通过炫功能、造概念、搏出位、再通过层层代理加价卖给消费者。


“网红”携三无产品引爆朋友圈
  说到朋友圈微商,90后“网红”周梦晗最富名气,她被曝光留学回国后营造“网红”身份,积累10万粉丝并售卖面膜,同时发展下线,自称年收入近8位数。而她的三无面膜却让一些买家差点毁容。
  被媒体曝光的问题微商当然不止周梦晗一人。曾有媒体调查发现,由90后女孩王相予创立的“妃莉娅”减肥药,属三无产品且涉嫌夸大虚假宣传。“网红”如果不靠谱,其他“国际品牌”呢?   近日,记者拿到一款在朋友圈销售的面膜,该品牌自称授权自瑞士V-TALK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方为“(香港)微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原料产地为瑞士,包装上并没有写被委托的生产厂家名称,而是直接写上了“分装厂址:广州白云区榕树塘南二巷2号”。
  在面膜盒子正面,看不见一个汉字,字号较大的品牌名称上,没有“R或TM”,盒子背面也基本不见汉字。记者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官网查询其条形码,在国内和国外编码中,均查无此产品。
  除此之外,记者在香港公司注册处并没有查到这家“微语(香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更重要的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上也无法查到该款面膜的备案信息。
  也就是说,该款没有中文说明、条形码错误、无备案信息的面膜,没有在市场上出售的资质,就是这样一款“漏洞百出”面膜,在朋友圈正以每盒150元的价格售出。


 朋友圈变味,动辄谈“买卖” 
  微商的广告刷屏频繁轰炸下,朋友圈已然变了味。
  上述品牌的代理小敏(化名),是记者在卧底期间在朋友圈最活跃的微商之一。在4月20日至29日的10天时间内,小敏共发布了93条朋友圈,全是“事业”。
  一天发这么多条朋友圈,还会有朋友吗?有微商称,透不透支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朋友圈已经成了赚钱工具。“你觉得烦是因为你终究不想做微商,他们的这些“励志帖”吸引的是那些想靠这个赚钱的人,假如你有1000个微信好友,其中200人是低级别微商,你想要吸引的就是这200人。”
  说完了大代理们的游戏,小分销们又是怎么过日子的呢?
  天涯论坛里流传着的一首现代诗《代理》:“有的代理向我反映/为什么我拿货以后没人买/我说/废话/说的跟有人找我买似的”。
  四月初开始拿货做分销的小雨(化名)同时做着一款唇彩和香皂的生意,一个月下来,卖出了8支唇彩,而香皂则“没怎么卖”,自己用了一块,送人两块。“我的体验就是现在微商不是很好做。比如我今天搞活动,人很少,好友也烦,我猜也有朋友屏蔽我。”小雨说。
  小分销委屈失落的经营生态,也引来了不少“微商就是变相传销”的猜测。
  但一位上述团队的高级别代理却不这么认为,“我们大代理倒一手货单价只赚10元钱,而终端单品利润是50元,他们卖的可能慢点,但利润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是不是传销,并不能一概而论。区别在能不能打通终端销售,打通不了,东西最后没人买,就和传销没什么区别了。


足不出户两个月造“国际大牌”
  近日,记者上网体验了一把“足不出户造大牌”。4月24日,在某知名网购平台,记者找到了一家位于深圳的代办公司,对方承诺,花4000元,提供相应证件,七八个工作日之后,即可帮忙注册好一家合法的香港公司。
  “最近怎么回事儿?好多人都跑来注册公司。”这名已经做了五六年香港公司代办的马先生说,两个月来,已经成交50多笔,“大部分都是微商,都喜欢叫‘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面膜、减肥药、彩妆、护肤品的都有。”
  “办好后我们会给你把全套的公司文件寄过去,包括‘公司注册证书’、‘商业登记证’、‘法团文书’、钢印等。”马先生说。
  公司办好了,找面膜的代工厂也很容易。在网上,有不少空白包装的面膜,卖家常常自称是独家配方的自制产品,而另外一些出售与自制面膜包装的卖家则接受定做。
  记者找到一款名为“玻尿酸强效锁水补水天蚕保湿面膜”,该卖家位于广州,并称是自己的厂家。“你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和包装,大于5000张1.1元每张,签合同后再交5千元钱的‘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使用费,1200元左右的备案代办费就行了。”对于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该卖家自信满满。“我们有各种证件和执照,产品肯定安全,拿去食药监局怎么检都没问题,”对方说。
  其实在网上,每张面膜1.1元的代工成品价不算最便宜,价格最低的厂家仅标价每张0.3元左右。
  而找人做包装则更简单。以市场上采用最多的规格和材质为例,每片面膜的包装售价在0.2元左右,设计好图案后,额外收取1000元左右印刷制版费。
  粗略计算,从一无所有到拿到自创国际品牌的面膜产品,仅需两个月。如果以1万张的生产量计算,各类费用平均到每张面膜大约为2.5元左右,而产量越大,对固定成本的稀释也就越多,如果再选择加工成本更便宜的成品,单片成本可以轻松降低到两元以下。


网络平台侵权,监管能否缺席?
  4月2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朋友圈内超低价销售和代购。呼吁社交网络平台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社交网络平台中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泄露隐私等侵权行为的监管力度。
  对于微商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微信官方如何把控?对此微信客服称,微信提供的只是一个聊天平台,并非电商平台如果产生经济损失,建议从司法渠道维权。
  3月15日,微信发布《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其中将虚假夸大减肥、增高、丰胸、美白效果但明显无效的保健品、药品、食品类广告;推广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广告等定义为违规内容。
  在处理上微信官方表示,一经发现,即删除内容,并屏蔽微信朋友圈。此外,还将视情节对该微信账号进行警告、限制功能,直至注销。而事实上,除用户自行举报,微信没有正面表达出是否会通过技术手段等进行自查。
  微商的乱象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4月30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稽查总队网监大队队长李旼说,近一年来北京市食药监局的数据显示,有关对微商的投诉较少。他分析,由于微商的商品、信息只通过熟人、朋友圈这样的私密圈子传播,所以即使微商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也很容易在熟人关系间被“消化”掉“即使收到举报,调查取证难度也极大。”在李旼看来,任何一种新兴事物出现,都须有制度层面的约束,才能让其走上正轨。
  对于在朋友圈销售产品的个人和商家,李旼称,要销售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都必须经过食药监部门的行政许可,取得许可证照才能够销售 据《新京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