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01版:青州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引领新常态 经济开局稳
2015年05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领新常态 经济开局稳



2015年一季度青州工业经济运行实现预期目标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青州市转调创的重要一年。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潍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青州市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基本达到发展预期。
总体 工业生产运行良好,主要经济效益趋于平稳
  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但仍显平稳。去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动影响较大,工业生产形势起伏较大。今年一季度我市47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0.1亿元,同比增长6.8%,基本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平稳走势。重点调度的19种产品中,增幅上升的有9种。阀门、饮料酒、低度酒增幅分别为26.2%、53.1%和42.5%。增幅回落的有10种。工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走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是9.9%,比潍坊市平均增幅高1.7个百分点,列潍坊市12个县市区第3位。
  主要经济效益趋于平稳。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8.86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潍坊市平均增幅(5.7%)0.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2.75亿元,同比增长13.2%,高于潍坊市平均增幅(-1%)14.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5.73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潍坊市平均增幅(-2.7%)15.2个百分点。
  用电量平稳回落,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6.8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9%,低于潍坊市平均增幅(0.1%)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4.4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低于潍坊市平均增幅(0%)4.6个百分点。
  1—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4.5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5.2%;实现工业总产值350.1亿元,同比增长6.8%;万元产值能耗为0.098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20.5%。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4.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对65个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和审查,其中48个项目进行了现场勘验。通过审核的65个项目共计投资42.5亿元,同比下降1%,其中,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和三产服务业投资37.3亿元,同比上升18.4%。项目投产达效后综合能耗为2.82万吨标准煤,新增能耗2.76万吨标准煤,其中工业投资项目新增能耗1.87万吨标准煤,新增工业增加值6.9亿元,平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27吨标准煤,低于潍坊市2014—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控制值1.0吨标准煤。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实施技术创新项目48项,其中9个项目列入了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开发新产品35项,其中开发填补市内空白以上新产品24项,填补省内空白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产品11项。1-3月全市完成技术创新投资1.3亿元,实现新产品销售14亿元,利税1.8亿元。

问题 资金制约严重,整体企稳回升压力仍然较大
  环境因素制约企业发展。从国际环境看,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而日欧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外部需求依然总体疲软。从国内经济看,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以下。一季度,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4%、13.5%和10.6%,比1—2月份回落1.2个、0.4个和0.1个百分点,均创近年来新低,各项数据指标均显示我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企稳回升压力仍然较大。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困扰,我市工业生产延续去年以来的平稳趋势,增速明显减缓,企稳难度较大。受国内和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房地产市场一直疲软,对我市建材企业影响严重。中联水泥过节放假25天,是近年来放假时间最长的春节,3月6日开始上班,但由于市场非常疲软,产品严重滞销,开工半个月后,货仓库存已满,从3月20日又开始停产检修,截止到目前,企业共放假45天。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是我市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对我市机械装备企业有很大影响。由于当前全国范围内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今年一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5.4亿元,同比下降27.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21.8%;公司主要产品装载机一季度生产1325台,同比下降39.1%,销售1045台,同比下降41.4%,产销比为78.9%。
  资金制约严重,金融风险加大。企业销售货款回笼时间比同期延长,导致企业两项资金占用加大,企业流动资金异常紧张,今年一季度全市两金占用达到9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1071.3万元。同时银行收缩信贷规模,上收审贷权限,减少资金供应,一些金融机构惜贷、压贷、抽贷,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资金风险凸显,严重制约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个别企业亏损严重。3月末,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出现27家,亏损额达8248.5万元。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继续出现亏损,亏损额是2416.2万元;青州市博奥炭黑有限责任公司、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山东艾比特重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4家企业的亏损额均超过了500万元。
  企业用工短缺。由于当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好,企业订单不足,生产减少,职工工资待遇受到一定影响,企业留不住人,人员流动加快,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企业负担加重,让原本已经很困难的企业雪上加霜。天容食品公司严重短缺熟练工人,尧王制药公司招工难现象一直存在,其它企业用工形势也比较严峻。
目标 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时间任务双过半
  虽然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实现了平稳开局,但下半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完成年初预定目标困难仍然非常大。下一步,将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一切措施,奋战二季度,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健全经济运行预警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分析,准确把握我市经济发展趋势。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强、富有实效的政策措施,确保我市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加强企业金融风险的预警监测,努力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的问题,对规模企业的资金缺口进行摸底,定期向金融部门通报企业运行情况和资金需求,召开银企对接会,切实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困难。前段时间根据潍坊经信委通知,我市组织提报山东鲁星钢管有限公司、山东青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荣利中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拟参加潍坊经信委和人行潍坊支行组织的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尤其要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包括企业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快“两化”融合步伐,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提升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同时,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发展。积极培育市场需求潜力比较大、增长比较快,辐射带动能力强,经过努力可以较快发展的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以及新型商业模式。积极培育新的消费模式、消费热点,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服务贸易等,稳定外贸增长。
  加大企业创新力度。把创新作为驱动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战略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快从单纯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瞄准市场需求和制约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强技术创新队伍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近期潍坊市政府出台实施了《关于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政策规定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潍政发【2015】4号)、《关于印发<市级财政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措施>的通知》(潍政办发【2015】7号)、《关于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水平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意见》(潍政办发【2015】8号),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两化融合、集群发展、上市重组、开拓市场、品牌建设、中小微企业发展、企业融资等都有明确的鼓励支持政策,我市现正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政策落实细则及具体办理流程,将于近期公布实施。政策发布后,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分工,分别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及具体办理流程,向企业公开发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及时将政策传达到各自所属辖区内企业。
  切实做好企业帮扶工作。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严峻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密切关注各自辖区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制定并下发的《关于对部分重点企业实行市级领导包靠的通知》精神,对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州卷烟厂等19家重点企业和各镇、街道、开发区主要负责人确定包靠的28家镇街重点企业,各包靠领导、包靠部门和企业所在镇街开发区要根据通知要求,与企业加强联系沟通,切实深入企业,加强协调服务,做到真包真靠。包靠领导和包靠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企业需要,定期不定期到企业现场办公,跟上做好协调服务,凡是企业提出的合理要求都要限期解决,包靠领导解决不了的,要及时汇报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切实做到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扶持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有效做好企业资金风险防控。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并下发的《关于印发<青州市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办发【2015】1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青政办发【2015】33号),加强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其他动态管理类企业的预警监测,及时发现企业资金风险苗头,积极应对企业资金链风险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切实提高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确保我市经济金融安全稳定。各级金融部门和各银行要严格落实(潍政办发【2015】8号)《关于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水平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实现银企互利双赢、融合发展,助推企业加快发展。   本报记者 王慧 本报见习记者刘阳 本报通讯员 郝建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