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本报讯 今年“五一”假期,国家旅游局为继续落实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规定,相继发布《服务规范》和《旅游规范》两份旅游新规(以下简称“新规”)。新规发布后不久,一则针对旅游新规内容的“不准在公众场所抠鼻子”等消息开始在坊间疯传。 这一内容引发不少网友和市民的热议,有不少网友对这项规定表示不满意:“能不能不要这么教条主义?一切应该以人为本。公共场合鼻子痒还不能抠啦?那因为空气质量不好引起的鼻子不适怎么办?文不文明和抠鼻子是两回事。抠鼻子只是一种表面行为。我们还是多注重一下内在吧!”还有网友打趣道:“连抠鼻子也要管?德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勒夫在世界杯上还抠呢。” 此外,也有部分网友和市民对此持中肯态度。一名网友表示,在公共场所抠鼻子确实不雅,这种文明规定早该有了。市民吕先生表示:“虽然此项规定从出发点来看是好的,可以让市民变得更加文明,但是很难落实,有时候抠鼻子只是个瞬间行为。说来说去文明还得靠自觉,不管怎样,大家出去旅游代表着自己或者自己国家的形象,该文明的时候应该文明,都自我约束下,个人素质也会提升很高。” 民间热议声高涨,但是国家旅游局是否真的做出如此详细的规定呢?记者查阅了两份新规发现,消息中“不准在公众场所抠鼻、不准在游泳池小便、喝汤不要发出声音”等规定并未出现。 山东嘉华旅行社经理刘宝也认为国家旅游局做出上述规定可能性不大。刘宝表示,《旅游规范》中并不存在“不准在公众场所抠鼻子”等内容和与之相近的表述。此外,《旅游规范》为推荐性行业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一般不会出现“禁止”“不准”等表述,而是以“应”“宜”“提醒”“避免”等作为规范内容的常用表述。“出去旅游不仅仅是一个游玩的过程,也是一个展现个人修养的过程,建议市民出行要注意自己的文明举止,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展现自己文明素养。”刘宝表示。 (记者 隋炜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