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民生,是王曾为官生涯中非常突出的一个亮点。从史料当中可以发现,他不断地从各个方面,用多种形式减轻人民负担。他自己生活节俭,却不守财不吝啬,把在青州老家积蓄多年的粮食拿出数千斛救济灾民,使许多灾民得以渡过生活难关。同时,他提拔任用人才,从不让人知道,总是甘做“幕后英雄”。 关注民生提倡节俭,出粮救灾民 王曾通过减免和减轻赋税,解救灾区受灾人民的痛苦;关注和支持鼓励治理水害,拯救社会弱势群体。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老百姓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低下,因受灾而破产的农户,无依无靠,甚至会家破人亡。王曾十分体恤百姓的疾苦,敢于打破旧制,常常上疏,减灾减税,为百姓解决困难。 陕西转运使设置醋务,由官府垄断其利,并上书请求推行其法于天下,王曾认为这是与民争利,遂奏请罢之。他还详定了新茶法,博易新法等,为国家的税收做出了贡献。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六月,仁宗皇帝要两川所进锦绮之类改为织绢,王曾十分欣喜地对皇上说:“锦绮篡组,有害无益,臣约一锦之费,可为绢数匹,陛下崇俭节约,以蕙远人,臣等敢不奉诏。” 原来,温、鼎、广等州每岁贡柑朝廷,路途遥远,劳民伤财,天圣六年(1028年)五月,王曾建议皇帝下诏罢贡柑,宋仁宗采纳了王曾的意见,罢去贡柑。 尹阙(今河南伊川县)县令刘定基,贪虐无状,民愤极大。校书郎张子奭尝请见王曾,举报其罪状。王曾马上召刘定基到洛阳,当面诘问,并把举报信让他看,刘定基只好俯首认罪,因此讼息而民安。 宋朝的官薪是比较丰厚的,士大夫享受的待遇之高,是历朝所没有的。但王曾为政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家风亦然。《续资治通鉴》(卷四一)中说他“平居寡言,自奉廉约,人莫干以私。” 在家中,他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要求家人甚严。李廷机《宋贤事汇》载,他不准家人穿华丽的衣服,每见家人着衣华丽,即瞑目曰:“吾家素风,一至如此。”因此,家人穿了件华丽的新衣,就不敢让他看见。 王曾待客也不讲究排场,摆阔气,只是吃顿饭而已,更不敢用公款请客。有一次,同年好友孙冲要离京,去他家辞行,他留孙吃饭的时候,只有两个小菜、几个饽饽,并未设宴款待。孙冲临走时,王曾送给他一盒礼物,盒中只有数轴简纸,这些简纸还是他从书简上截下的空白纸。 王曾节俭,却不是守财奴、吝啬鬼,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山东大旱、蝗灾并发,粮食极缺,他把在青州老家积蓄多年的粮食,拿出数千斛救济灾民,使许多灾民得以渡过生活难关。 王曾慷慨解囊、救民于水火的义举,闻者无不感动。(其事见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二)。
举荐人才从不居功,不贪求回报 “糊涂”官学,是一个既微妙又实际的话题,为政者真正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极少。北宋初年有名的宰相吕端,有“吕端大事不糊涂”的美誉,世人尽知;到了清代,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妙语,亦成为千古名言。 王曾的“糊涂”官学,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提拔任用人才,从不让人知道,总是甘做“幕后英雄”。他为国推荐选拔人才,毫无树立党羽之意,更不图被选用之人报恩,被他推荐的人往往都不知道是谁推荐的。范仲淹对此也十分敬佩。 元代脱脱在《宋史·王曾传》中这样写道:“曾进退之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归谁?’仲淹服其言。” 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列传》引《儒林公议》也说:“王曾仆射有台宰量,初进擢时才,不欲人归恩与己。范仲淹被遇极深,尝赞之曰:‘久当朝柄,未尝树私恩,此人所难也。’公曰:‘恩若自树,怨使谁当?’识者以为明理之言。” 为相之后心忧国事 为皇帝设学堂讲学 史书记载,王曾为相以后,处事稳重,奏言国家利害之事,都详审、明晰而又合情合理。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盛衰,皇帝是关键,仁宗皇帝年少,应多方学习,增长知识、积累治国经验。于是选名儒为师,辟“资善堂”为学堂,为少年皇帝讲学,侍讲《论语》等儒家名著,又自采圣贤事迹,会解用为规戒。 当然,从王曾的状元卷《有物混成赋》来看,道教思想浓厚,其中的“有物混成”一词,即出于老子《道德经》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一句,这里的“物”即指“道”。文中并有多处提到“无为”“无名”等道家经典学说,用以阐述他的治国理念。 王曾生活的时代,正处在宋代理学的探索和认识阶段,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王曾对儒教、道教都有深刻的认知和极大推崇,充分证明了在唐宋时期,儒、佛、道三教并行不悖的社会现实和宋明理学形成的思想基础。恰恰是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改造更新,重振了儒学,恢复它作为“国学”的地位。这样,儒学由于受到了朝廷的重视,这个时期乃至整个北宋一朝,孔子和儒学的地位在全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思想领域形成以圣人为理想人格,以实现圣人精神为人生的终极目的;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根本的道德原理,以儒学的道德原理成为实现人生修养目标的社会风尚。引领了文化蓬勃发展,文学、史学、科技、艺术、宗教、教育、出版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留下了闻名于世界的光辉灿烂的业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