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中俄“海上联合-2015(Ⅰ)”军事演习当地时间11日上午在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市拉开帷幕,军演将持续至21日。此次由俄方牵头组织的联合军演共聚集9艘水面舰艇,主要围绕维护远海航行安全的课题进行演习,因地点设在地中海而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中国海军距本土最远演习 5月8日,中国海军参演舰艇抵达俄新罗西斯克港,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停靠该港。至此,中俄参演舰艇和兵力全部集结完毕,演习进入准备和筹划推演阶段。 据悉,中方参演兵力由3艘水面舰艇、2架舰载直升机、以及特战队分队等组成,俄方6艘舰船全部来自黑海舰队。有分析称,此次地中海演习规模虽然比较有限,但这将是中国海军“离本土最远的一次演习”。 俄海军派出了“莫斯科”号巡洋舰、“顺利”号护卫舰、“西蒙风”号导弹气垫艇、“A·沙巴林”号大型登陆舰、“亚速海”号大型登陆舰和一艘海洋拖船参演。 据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透露,俄“西蒙风”号导弹艇是首次参加中俄海上联演,该导弹艇装备两座四联装SS-N-22超音速反舰导弹,火力相当于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是全球最大的地面效应作战舰艇。 “此次演习中俄双方都派出了主力舰艇,这有利于两国海军熟悉彼此的主战装备和训练方法,有助于提升作战默契”。时事评论员曹卫东称。 舰艇雷达声呐数据将共享 联合军演已经成为中俄两军常态化的合作形式,从2003年至今,中俄组织参与的双边和多边联合军演已达10余次,其中海上联合军演进行过5次,包括“和平蓝盾-2009”、“海上联合-2012”、“海上联合-2013”、中俄首次地中海联演和“海上联合-2014”等。 据悉,此次军演是海上联合系列演习的延续和深化。演习的课题是维护远海航行安全,主要科目包括海上防御、海上补给、护航行动、保证航运安全联合行动和实际使用武器演练。 此次联演有哪些看点值得大家关注,在张军社看来,此次演习看点在于演练科目中的双方协同海上防御,包括从反潜、防空和反舰三方面模拟受到敌方来自空中、海上和水下的威胁,届时,双方舰艇雷达和声呐数据将互通共享。 “反潜防空科目是传统作战领域的项目,进行这些科目的演练,需要双方舰艇打开火控雷达和声呐,因而雷达和声呐的数据都要暴露给对方,这样的科目只有战略互信水平高的国家之间才能进行。”张军社分析称。 此外,在保证航运安全联合行动中,双方将进行反海盗等演练,包括解救被劫持船舶、搜救等非传统海上安全任务。在实际使用武器演练上,发射导弹和舰炮、对海对空射击等演练也非常值得期待。 中国“明星”舰艇亮相 中国海军派出的3艘舰艇是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执行第十九批护航任务的导弹护卫舰临沂舰和潍坊舰,以及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知名度高,属于名副其实的“明星英雄”舰艇。 今年4月初,临沂舰和潍坊舰前往也门撤侨,尽显大国风范而被世界瞩目。微山湖舰2008年前往索马里海域护航,到2013年9月共完成了6次护航任务,航程达20万海里,创造了中国海军舰艇执行护航任务最多、时间最长、航程最远等27项舰艇编队护航纪录。 其中,临沂舰和潍坊舰都属于054A型导弹护卫舰,两舰隶属于海军北海舰队,吨位足够大,使其具有远洋航行必须具备的稳定性和耐波性,是中国海军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战斗舰艇之一。在武器配备方面,装备先进雷达和VLS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具有防空、反舰、反潜能力强的特点,综合战斗能力与日本村雨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