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雨东 我的故乡在安丘市景芝镇石家埠村。那里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在我脑海里印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今天仍然记忆犹新。 迷人的河流 石家埠虽然不大,但境内有两条河流贯穿东西。 洪沟河位于村北1公里,因上游水带红砂,俗称洪沟河。发源于白芬子镇寒登山东麓,流经金冢子、官庄、宋官町、临浯、景芝、王家庄六处乡镇,于大孙孟村东入潍河,全长51公里。其中临浯段约12公里,是安丘的5大河流之一。过去由于河床高、河道窄且弯曲不直,每至汛期山洪暴发,经常泛滥成灾,故有“坏河”之称。 1950年5月至7月,昌潍地委、行署调集了淮安、安丘、丘南三县的大批干部、技术工程人员和万名民工,按照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要求,摆开了治理洪沟河的战场。指挥部设在河埠村,由当时的淮安县26岁的县长刘勇任指挥,开展红旗竞赛,搞得热火朝天。改造后的洪沟河,截弯取直,加宽加深了河道,增高了堤坝,提高了泄水能力,并在沿河两边的农田里挖了一、二、三级排水沟。六十年来虽遇到多次洪水,这些工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再也没出现泛滥成灾的现象。昔日十年九灾的“坏河”,如今变成了“清水河”“生态河”,沿河两岸的农田变成了富庶的“米粮仓”“吨粮田”。临浯段河南岸栽植的丰产林带,宽500米,长达20华里,引来了几十种鸟类,白露、山鸡等珍稀鸟类随处可见,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提起洪沟河,我记忆犹新的有几件事。 一是洪沟河有三件宝:鸭蛋、蟹子、蓑衣草。鸭子在水中吃鱼虾、吃蚊虫、吃青草,产的蛋味道特好。蟹子个小皮软,一切两瓣,放上葱、酱炒着吃,特别鲜美。蓑衣草编成蓑衣,既可披在肩上防晒防雨,又可铺在地上睡觉,舒适之极。 二是在挖河工地上见到了淮安县(后改为潍安县)县长刘勇。这是我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官,感到很荣幸,认为共产党的县长不和戏里的县长那样,威风凛凛,而是和咱贫民百姓一样很平易近人。1990年我去省里找他办事,谈起这段历史,他笑滋滋地说个不停。 三是在洪沟河见到了“龙卷风”。在河的中上游、小顺河村西北,有个“角西湾”。水呈墨绿色,不知道有多深,因淹死了几个人,没人敢去洗澡。传说水里有个千年的大鳖,也有说是水蛟的。当治理洪沟河的工程进入到尾声时,突然从此地刮起一阵很强的龙卷风,一支黑、黄、白的风柱子直插云霄,左转三圈,右转三圈,直向东南方向刮去。我从村北大门出来正好遇上这股大风,迎风根本走不动,一抬脚就是飘起来的感觉,大人喊我快趴下,否则有被卷走的危险。事后都说这是“角西湾”里的水蛟行风到东海里去了。 运粮河也叫浯河,位于村南1公里处,宽300余米,在临浯境内长16公里。据说“临浯”这个地名也是由此而来。相传汉朝初期,刘邦与项羽相争时,为方便军需辎重运输,将原河加宽,河道加深,遂改为运粮河。据资料介绍,全国有39条人工挖的运粮河,这条运粮河排列第30位。先人为何在此开挖运粮河?据说历史上韩信战败龙且的潍水之战,就发生在这条河下游的潍河。这条河是为潍水之战运粮而被命名为运粮河的。 运粮河给我的记忆特别深刻,五十年代我在高家庄乡工作,每天上下班两个来回经过运粮河。五十年前的运粮河,河床很宽,两岸坡度较陡。由于渠河的上游层层截潜拦水,使得水源越来越少,很早就不通航了。而今河道不足10米宽,两岸都种上了庄稼,上坡种花生、地瓜,下坡低洼地种高粱、大豆。 辉煌的渠道 1958年人民公社刚成立不久,为了探讨一条快速发展农业的新路子,临浯公社党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在渠河上截流,引水灌溉农田。 公社成立了工程指挥部,由党委书记田茂芝任指挥。“三秋”生产刚结束,即调集了数千名劳力上阵,工地上热火朝天,大干两个多月。在大坝“合龙”的时候,共产党员带头跳进冰冷的水里,数小时不下火线,腿脚冻麻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顺利完成了大坝“合龙”任务。因已进入冬季,田间渠系配套设施暂不施工,便利用原来的一些沟渠试放水。试放两个流量,水很快流到了石家埠,到处沟满壕平。人们看到流来的渠水,想到今后再也不怕天旱无水,都高兴极了。 当年的水利设施,对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继续发挥着效益,全镇37个村除上游东西古河等3个村外,其余34个村的农田全部自流灌溉,既不用油,也不用电,庄稼年年旱涝保丰收。近年来,由于雨水减少,加之渠道淤积,已不能自流灌溉,只得用两座发电站发电提水,但渠河里的水仍有一定流量,只要再进行一下清淤,便仍可自流浇地。 难忘的湾塘 一个村有13个湾塘是不多见的。但我们村,确确实实有13个湾塘,据说是修围墙时挖土用而形成的。这些湾溏都位于围墙的四个大门内外,有西门里湾、南门里湾、南门外湾、东门里由子湾、北门外的窖湾、北后酉湾、北后东湾,小则数亩,多则上百亩,常年有水。湾里有鱼虾,有芦苇,有蒲草。鱼类以鲫鱼、鲢鱼、黑鱼居多。特别是面积超过150亩的窑湾,由于水浅,全部长满了芦苇,里面的鱼多、鸟多。芦苇秋天开一片白花,采下来编成茅窝子鞋,穿在脚上特暖和。大队专门成立了副业队,社员们冬天踩着筏子到水里割苇子,编成苇席和苇笠到集上卖,是一项很可观的收入。 这些湾塘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收人,还带来了优美的环境,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春天,我们到湾里捞鱼炒着吃,夏天,小伙伴们脱光衣服,跳到水里洗澡、捉鱼,到了夏末秋初,湾里长满了一种扎菜,捞回家,是猪的好饲料,冬天湾里结了冰,年轻人和孩子们都到冰上滑冰或者打冰球,就和东北的冰球场似的,真是乐不可支。 肥沃的土地 石家埠村原有土地4700亩,人均2亩多。农业合作化以前,土地是私有性质,各户的地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宽有的窄,有的地里有坟、有井,横七竖八。种植上也没有统一要求,你东西种,我南北种,你种高粱,我种谷子,既不便于耕作和管理,也不利于庄稼生长,庄稼旱了没水浇,涝了相互排水,排来排去还在地里。年年都有旱有涝,丰产丰收年份少,加之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种植方法,亩产粮食不过二、三百斤,年年种粮,年年缺粮,靠吃糠咽菜度日。 人民公社化以后,土地都入了社,按照“山、水、林、路统一规划,排、浇、路、林综合治理”的规划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整地改土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代接一代地抓,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道路如网、路绿成荫的农业高产田,用上了渠河的自流水和机井水,旱涝保丰收;靠科学种田,产量节节攀升,实现了亩产吨粮田,一年产的粮食三年吃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饭食以白面为主,粗粮作了饲料。在种植上,根据市场需求,什么挣钱多就种什么。增种了经济作物,一亩园胜过10亩田,彻底改变了单一种粮的格局,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纯朴的民风 过去没有建房规划,各户的房子基本都是低矮的泥土草房,木棍子窗户,透风撒气,冬冷夏热,陈旧落后。实行大包干后,村民经济收入高了,都按统一规划建房,全村东西10条街,南北20条巷。一般都是四间正房,青砖再贴上白瓷瓦,前后玻璃窗子,室内作了装修,还有偏房、仓库、猪圈和过道,整整齐齐,漂漂亮亮。院内有的种植果树,有的种菜养花;村里修了柏油路,按上了路灯,购物有商店,看病有诊所,外出有公交,幼儿不出门即可入托儿所。 如今的石家埠村正在启动为期5年的“乡村文明行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历经沧桑的石家埠,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聪明智慧、富有奉献精神的乡民。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先后有268人参军参战,有12人光荣献身。进入和平时期,村里更是人才辈出,单位任职达到行政副科以上、职称中级以上的58人,其中,正县级2人、副县级1人,正厅级1人;部队正团级3人、副师级1人。他们中有早年参加革命曾任安丘县检察院检察长的李锦先,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刘占美,“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李素娟,知名翻译家、作家、旅行家、中国当代十大当代徐霞客李存修等等,这说明石家埠村确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