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车世界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行车记录仪最近卖得火
世界这么大,开着旅行车去看看
2015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这么大,开着旅行车去看看



  旅行车最早源于美国,如今风靡欧洲,既有轿车的舒适,也有相当大的行李空间,外形也稳重。国内的旅行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次引入,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群花绽放,但消费者一直对其反响冷淡,销量更是连年遭遇滑铁卢。到底旅行车为何在国内叫好不叫座?国内旅行车何时才能迎来春天?
多是进口且车型单一,多数人不买账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出现了上海大众桑塔纳旅行车和广州标致505旅行车,但其中桑塔纳旅行车绝大多数都作为警务专用车,同时家用版还被定义为前面坐人后面拉货的“客货两用”车型。所以在当时国内消费者对旅行车就有了独特的“偏见”。而1986年,广州标致505SW车型推入市场后,该车第三排座椅非常夺人眼球,可惜一直产量不高,且随着标致退出中国市场,这款车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
  之后的2001年,赛欧旅行版上市后凭借10万元经济型车的良好定位,一改国内旅行车的颓势,销量一路飙升。但随着众多新车型参与市场竞争,缺乏活力的赛欧旅行版最终停产谢幕。2006年,一汽马自达6旅行版上市,其比普通三厢版更具视觉冲击,品质和做工也都非常出色,但最终还是因为近25万元的高额售价和车型单一等原因草草收场。
  其实目前国人已经逐渐接受旅行车的概念,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购车群体。但鉴于曾经惨痛的教训,汽车厂商在考虑引入旅行车的问题上还是谨小慎微,这就造成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旅行车几乎全部采用进口方式,从而导致价格普遍偏高,同时车型也太过于单一,所涉及的品牌大多为高端品牌,大部分人都承受不起。

抓住个性群体,慢慢培育小众市场
  其实,当年两厢车初入中国市场之时,也遭遇过旅行车这样的尴尬。作为“没屁股”的典型,当年的中国市场也很难接受两厢车。不过几年下来,如今的两厢车早已有了自己的一片天,满街的高尔夫、POLO、嘉年华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旅行车是否也有可能有朝一日“麻雀变凤凰”呢?
  业内人士对于旅行车的市场前景并不看好。旅行车想要像SUV一样受到中国市场热捧几乎不可能。因为国人对于行李空间的不敏感和对于汽车商务用途的重视,造成了旅行车无法抢占轿车的市场空间。没有广泛的市场基础,旅行车想要闯出一片天很难。
  的确,SUV迎合了中国人喜欢高、喜欢大的审美习惯,而旅行车没了轿车的端庄,又没了SUV的气势,剩下的只有个性。这种个性决定了它或许只能作为小众产品,但这个小众的势力也在慢慢成长。集中抓住这个小众群体,或许旅行车也能在中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车主
在轿车、SUV夹缝中选车
  虽然叫好不叫座,但旅行车也在国内逐渐成为一小群人彰显生活态度的时尚个性座驾。付小姐在一年前购买了一台迈腾旅行车。当时她本打算买SUV,但是自己35万元左右的预算,实在挑不到称心的,才到进口大众展厅看了这款旅行车。这款车子最初打动付小姐的是它的价格,在当时热销SUV车型普遍加价的时候,它有2万元的优惠实属不易。付小姐说这个车子开了一年多,感觉舒适感十足,后排空间非常宽裕。原本以为它的车身比较长,不方便,后来仔细看看,它的车身长度和家里另外一台别克三厢车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停车也比较方便。
  这位车主的购车和用车经历或许能给旅行车的市场开拓增加一些启发。在轿车和SUV的夹缝中求生存,就得在价格上找到一个空子来“钻”。接下来很多家庭都将购买“第二辆车”,有过轿车了,自然想买台“不一样”的。在那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区间里,买不到像样的SUV,却可以买台像样的旅行车。

车主
比SUV实用兼轿车化操控
  王先生去年买了一辆奥迪A4allroad,这辆车相比普通的三厢奥迪A4L贵了足足10万元,为什么要多花10万元买一辆旅行车?仅仅是因为个性吗?
  王先生表示,其实不止个性那么单一的原因,因为它有着普通轿车以及SUV都不具备的一些独特优势。它拥有堪比SUV实用性、大空间的特性同时,还保留了轿车化的操控和驾驶乐趣。
“这车后排行李厢空间更大、后部空间变化多样,可容纳超大超长物品,把后排座椅放倒后,放辆自行车不成问题,驾驶感趋近轿车、操控性超过同门的奥迪Q5、离地距离也和Q5差不多,还是四驱,后备厢拿取重物方便、油耗低,全潍坊大概没几辆,而Q5满大街都是,我觉得挺值。”
   本报记者 刘钦

旅行车,想说爱你不容易 □刘钦
  旅行车,从名字看,它就是为旅行而生的一种车型,后备厢空间较大,造型不敢说多优美,但它代表的是一种“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身边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对旅行车情有独钟,但下手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无怪乎车型单一、性价比低、价格不菲。
  印象最早的旅行车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桑塔纳旅行版和广州标致505SW旅行车,与其说是旅行车,更多人愿意称之为小货车,就在今天大家也偶尔能看见这款老古董行驶在马路上。桑塔纳旅行版的出现只能算把旅行车带到了中国,并没有把开车旅行的概念带到中国。
  廉价的面包车和旅行车在车尾处的设计从某种程度上有几分相似。旅行车的车型会让人不禁联想到面包车,瞬间拉低了档次,国人当然不会买账。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汽车使用需求的提升,以及自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主打实用性的旅行车显然更加适合市场的需要。而对于旅行车来说,如果在未来除了宣传和推广其优势和概念外,在车型的定位和售价上再进一步作出正确的调整,势必会引起更多关注。
  可以想象的出,凭借轿车的舒适,硕大的行李空间,更灵巧的车身,合理的购买价格和使用成本,未来国人也会像欧洲人一样对其欲罢不能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