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CFP供图 |
|

|
|
两人因错过跳伞机会壮烈牺牲,其中一人年仅22岁
5月13日,海军飞行员姜涛、鲁朋飞面对发动机空中起火的重大险情,果断驾机避开人口密集区域,终因高度过低处置时间短促,无法跳伞,壮烈牺牲。23日和24日,姜涛和鲁朋飞骨灰安葬仪式分别在他们的家乡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烈士陵园和河南省博爱县烈士陵园举行。 空中遇险 飞行员为避开人群坠机牺牲 5月13日,海军航空兵学院某飞行训练基地在辽西某机场组织昼间训练,飞行一团二大队一中队教员姜涛带领学员鲁朋飞,驾驶某型初级教练机进行起落航线训练。当他们在完成一个漂亮的着陆动作、再次拉起飞机后不久,塔台飞行指挥员李万年发现飞机发动机拉出异常的青烟,立即提醒飞行员“检查温度”。此时,飞机已接近机场边缘,正前方100多米及其左右前方地面上均为人口密集区域,分布有村庄、驾校、厂房、居民楼、医院、加油站、商业中心等。如果按照飞行教范要求直线或小角度转弯迫降,带着火焰和燃油的飞机在巨大惯性作用下会坠入人口密集区域,将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这时,指挥员发现飞机突然开始向右转向,出人意料地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随后以较大俯角坠向地面一片树林并起火,两名飞行员壮烈牺牲,地面无任何连带损伤。 壮烈瞬间 记录仪还原空中最后17秒 事后,飞行参数记录仪记录的数据真实还原了那个壮烈的瞬间:当时,发动机局部失火,拉力急剧下降,两名飞行员判定难以维持飞行,果断操纵飞机大角度右转规避,仍无法完全避开人口密集区域,又采取向右压杆、蹬右舵、向后拉杆等动作,试图减小转弯半径、快速掉转机头……从飞机出现故障到坠毁,短短17秒钟内,两名飞行员拼尽生命的最后力气连续做出一系列规避动作,使飞机成功避开了人口密集区域。 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副团长崔海波含着眼泪说:“这些处置动作,在飞机正常情况下都会被视为危险动作,可见他们要避开人口密集区的决心十分决绝。这舍命的一转,是他们平时视人民如父母强烈意识的瞬间迸发!” 姜涛2006年9月入伍,中共党员,正连职飞行教员,海军二级飞行员,累计飞行1305小时42分,牺牲时年仅27岁。飞行学员鲁朋飞2011年9月入伍,2014年9月转入海军航空兵学院学习飞行,累计飞行时间99小时52分,牺牲时年仅22岁。5月17日,海军航空兵学院批准姜涛、鲁朋飞为革命烈士,学院党委根据鲁朋飞的生前愿望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号召全院官兵向两位烈士学习。
◎新闻链接 近年军机坠落事件 2014年12月22日下午3时左右,一架飞机坠毁在陕西渭南城北沙王大桥西侧的农田上,坠机后起火。目击者称,现场有两人无生命迹象,其中一名死者被火烧焦,另一名死者着飞行员服装疑背降落伞包。据现场目击者称,坠落前飞机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好像是飞行员在刻意避开居民区。 2014年7月21日,一架军用直升机在成都大邑县王泗乡坠毁,机身折断成两截,一名机组人员重伤。 2014年3月4日,一架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武直-10飞机在陕西渭南农田坠落,有机组人员受伤。 2013年12月12日,一架歼-8飞机在夜间飞行训练时失事,飞机坠于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汤口村一处山头上,飞行员牺牲,地面无人员伤亡。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