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死人”,这个词这几天在印度不再是修辞手法,而是对现实情况的真实描述。今年夏天,致命的热浪横扫印度各地,部分地区气温达到了48摄氏度,导致超过1100人死亡。据印度媒体报道,这次高温持久的主要原因是季风季节开始前降雨骤减。进入5月以来,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气象部门纷纷宣布,一场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 可能达到极强强度 美国国家天气局气候预测中心(CPC)日前发布月度报告说,厄尔尼诺已经形成,截至5月初,赤道太平洋海域已出现轻微至中度的厄尔尼诺。CPC预测,厄尔尼诺会持续贯穿北半球整个夏天。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也显示,近期厄尔尼诺呈显著增强趋势。 在南半球,澳大利亚气象局上周正式宣布厄尔尼诺已经来临,中度到强度的厄尔尼诺将在下半年逐渐影响澳大利亚。2015年冬和2016年春降水量将低于平均值。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蒂默曼认为,这次很可能是一个超级厄尔尼诺,“海面下的水温非常高,不仅向东移动而且将要抵达海面”。蒂默曼认为,目前美国的气候模型分析显示,这次厄尔尼诺强度可能达到极强强度。 今夏天气“不太平” 对本次厄尔尼诺,CPC说,美国南部以及南美洲降水量恐将猛增,暴雨频袭。 美国气象专家马斯特斯说,美国南部从加利福尼亚到得克萨斯再到佛罗里达州,降水量都会上升。 他在博客上写道:“近来美国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降雨,甚至加州南部也开始下雨,可以看作厄尔尼诺的‘预演’。” 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说,截至26日,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因高温天气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852人,特伦甘纳邦的死亡人数增加到266人。此外,在古吉拉特邦、奥里萨邦、西孟加拉邦也均有死亡人数报告,共约有数十人死于高温天气引发的中暑。 受此次厄尔尼诺影响,环太平洋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夏的天气可能会“不太平”。 厄尔尼诺 三到五年来一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平均来看,厄尔尼诺一般3到5年就要来一次,通常都会跨越两个年份,比如上一次厄尔尼诺出现在2009至2010年。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小男孩之意,与之相反的拉尼娜(海水异常降温现象)则是小女孩之意,在气象学上堪称“顽童”一对。 厄尔尼诺一来,环太平洋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天气就会“不太平”。你那里暴雨频繁、洪涝成灾,我这里却高温少雨、干旱严重。 1950年以来,世界上曾经发生过13次厄尔尼诺现象。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最为严重,达到极强强度,导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洪灾,据资料统计,当时的厄尔尼诺事件引发的灾害至少造成2万人死亡,全球经济损失高达340多亿美元。 ◎影响 我国夏季温度升高 “3月12日,美国气候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的科技公报上正式宣布,厄尔尼诺再次到来,2015年可能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打开微信,这段“耸人听闻”的导语就足以让人hold不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召民表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表达是站得住脚的,但其影响则有些被夸大”,王召民说,“今年是可能会比往年稍稍热一点,但气温并不会上升得特别高,短时间内气候发生很大变化的可能性很小。” 王召民解释,本次厄尔尼诺的到来,之所以会给我国民众带来“最热”的印象,是因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全球变暖”的节奏似乎处在了停滞状态,攀升的气温甚至还出现了略有下降的态势。因此,在这次厄尔尼诺到来时,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便格外引人注目。 北方较旱南方较涝 虽然“最热”的表达有些夸大,但王召民表示,因为厄尔尼诺而带来洪涝灾害等影响,还是需要正视的。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说,在本轮厄尔尼诺影响下,亚洲国家可能会面临热浪“烤”验。具体到中国,一般而言,厄尔尼诺会使雨带往南移,导致北方较旱、南方较涝,尤其是夏季北方地区有可能出现极端高温。 “如果这次厄尔尼诺的强度接近1997-1998年水平,那么农业种植业必须做好最坏打算。”农业专家表示,持续干旱会导致种植业的收成受影响,从而影响农产品价格。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