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媒体对大学生炒股现象进行了调查。参与调查的人员中,有31%的大学生在炒股,其中26%的炒股学生投入了5万元以上。 (6月3日新华社) 伴随着这一波牛市行情,大学生炒股现象再次受到舆论密集关注。其实,大学生作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与其他人炒股没有多少区别,即使31%的大学生炒股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炒股风刮进大学之后似乎有些变“味”。 许多大学生认为“炒股主要还是靠消息,更像是在赌博”,而且“很少有人考虑亏损”。很多炒股大学生认为,“就算股市有风险,但是国家会控制的”。这是误解,国家也得尊重市场规则,不会保证个股不跌。 另外,一些大学生因为炒股连作息都混乱了,有的大学生上课在看盘,完全不听课……这些现象都是不良之风,既不是真正的投资行为,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学习。 当然,大学生炒股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尤其对于学习经济、金融、投资等专业的学生而言,炒股是一种历练和实战,或许还能趁目前这一波牛市行情赚到学费或者创业资金。 笔者建议,政府、高校、社会、家长应该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去纠正其中的不良之风。据悉,美国政府规定每年四月是“青少年理财教育月”,在这个时期,包括银行在内的各家金融机构会派人员到全国各地学校进行理财教育。如此一来,学生就有一定的投资知识和风险意识。 在今年大学生炒股现象不断引发关注的情况下,仍未见教育部门有任何行动。当前校园里各种不良的炒股现象,也与职能部门缺乏引导有关。 毫无疑问,当前中国股市仍处于发展阶段,股市相关监管机制还需不断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股市很“牛”,但即便是某些老股民操作也非常谨慎。作为大学生来说,缺少投资知识和经验,拿着父母血汗钱炒股,更要理性,既不能错误地认为股市只涨不跌,也不能错误地判断自己购买的个股稳赚不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