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方之星”客轮扶正打捞示意图。CFP供图 |
|

|
|
截至4日21时遇难人数上升至77人,仍有300多人生死未卜 6月4日,“东方之星”沉船搜救进入第三天。据现场指挥部消息,截至4日21时,长江客轮翻沉遇难人数已经上升至77人,14人生还,仍有300多人生死未卜。目前,救援人员在“东方之星”船底已切割第三个探孔,并未发现有生命迹象。4日20时,救援人员开始对沉船实施扶正打捞。
遇难人数增至77人,救援继续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搜救工作已持续开展3天,全方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记者从4日现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4日21时,事件遇难人数升至77人,另有14名幸存者。事发地湖北省监利县共接待失踪人员家属1200多名。 记者在救援指挥部了解到,4日的搜救工作主要通过水下探摸和船体切割两种方式同步进行。在水下探摸方面,4日当天,200多名潜水员组成3个班次,采取分层、分次的办法逐一对船体进行搜寻,不留任何死角。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多变,搜救人员对已经搜索过的船体房间等部位系上红绳留做标记。当天的水下探摸工作未发现新的幸存者。 在船体切割救援方面,救援人员在船体上划定了3处切割区域,这些区域是船内通道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逃生的重要通道。在确认未发现生命迹象后,救援人员又迅速将其封上,以保证船体内遗体的完整性。
沉船扶正救助打捞方案已确定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前方指挥部决定,从6月4日20时起实施沉船扶正救助打捞方案。 据介绍,采用船舶整体扳正起浮方案,能够尽快地全方位对所有舱室进行排查,有利于在最短时间搜寻失踪人员,最大限度保护逝者尊严。整体扶正打捞作业符合行业专业做法和国际惯例,技术较为成熟。根据专业计算和评估,目前沉船现场船舶的起吊能力已经能够满足扳正和起浮作业的需求,从全国抽调的相关领域专家和技术人员将提供技术支持保障。 记者从现场打捞专家处了解到,要将船体整体扶正,需要通过4根钢缆同时起吊。截至5日零时,3根主钢缆已顺利穿越船体,但因为船体已经和江堤接触,穿越船头的第四根钢缆穿入难度较大,所花时间较长。一旦这根钢缆顺利穿入船体,就能尽快推进扶正救援工作。据了解,整个扶正起吊过程约需5个小时。 ◎解惑 为何未第一时间进行切割船体 专家指出,因为船处于倒扣状态,之所以船底还能浮在水面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船内,特别是船的底层还存在空气,也就是形成空气舱。如果盲目在船底开洞,舱内气体泄漏后可能造成倒扣的船只浮态失衡或者快速下沉,那么救援就失去意义。 还有一个原因是在破舱之前,必须确定好破舱的位置。哪里可能有人,哪里确信没人,必须要做出准确的判断,防止“做无用功”。之前,救援人员反复在船底上敲打、喊话,就是为了确定这一点。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查阅客船的建造图纸。 此外,运输相关切割设备也需要一定时间。船底部的甲板相对坚硬,无论是气割、切割还是打孔,都需要性能较好的设备。 为何不尽快将船体翻过来扶正 在现场指挥救援的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总经理王志刚说,在船体底部切开一个探孔,就是为了探测生命,有生命迹象就立刻打开孔盖救人,没有生命迹象就马上封上。 王志刚说,开孔是探测生命的最后一招,此前救援人员已通过生命探测仪反复探测,没有发现生命迹象,就只能开孔直接看,确保万无一失。 王志刚表示,按照国际惯例,把72小时作为生命的标准线,在此之前要千方百计确定有无生命;如果72小时到了,确定没有生命,再把船翻过来,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相关专家也表示,要将船体扶正也需要一定的起吊能力和技术支持。 ◎故事 新郎“逃婚”救援 新娘独自婚礼 6月5日就要结婚了,可29岁的新郎胡锋4日还在监利沉船事故现场参加救援。远在武汉的新娘张贝莉毫无怨言,决定在家举行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 武警武汉支队勤务中队驾驶员胡锋当兵11年,原本在武汉家中休假,准备6月5日举办婚礼。沉船事故发生后,他得知部队将赴现场救援,立即和未婚妻商量,决定提前归队参加救援。 “军人就得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胡锋称非常感激未婚妻的理解,“婚礼欠她的,我会在以后生活中慢慢地补偿。”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