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明志
“面试不来直接关机;不敢约早上面试,因为很多都会迟到;想离职直接消失……”6月10日,在“百企入校——广西青年企业家协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上,用人单位的面试官纷纷吐槽当下部分大学生求职时存在的通病。(6月12日《南国早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实在不能想象,在面对影响前途和命运的就业大事上,这些大学生尚如此“任性”,那在日常的人际交往、立身处事中,他们又该是何等尊容、德性?在某种程度上,职场礼仪体现求职者的素质和能力。这些不拘“小节”的求职者,已然是在挑战用人单位的识人、用人底线。 至于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何以如此“失礼”?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点:首先是“个人问题”。“面试要准时,情况变动及时告知对方”,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仪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怎么获得用人单位的信任?说到底,一个人先要学会做人,才能谈做好工作。就算对用人单位“不感冒”,也不能如此践踏用人单位的诚意吧? 其次是“家庭教育缺失”所致。作为以“小皇帝”、“小公主”身份成长起来的一代,很多大学生习惯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导致有些人不知如何与人沟通和相处,更不懂得如何礼貌待人。 再有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讲文明,讲礼貌”的基本道德要求,从上幼儿园就开始了,大学课堂也开设就业指导课,可为何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还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显然值得教育的反思。 把求职这道进入社会的门槛跨得这般踉踉跄跄,很多大学生的表现显然算不上“及格”。当大学生们习惯把“史上最难就业季”、“毕业即失业”挂在嘴边唠叨,总在抱怨“上帝为你关上门”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想想很多时候其实是“自己关上了机会之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