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新任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亮相
2015年06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任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亮相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新任发言人陆慷



履历丰富是外交多面手,将继续发出“中国外交好声音”

  6月15日下午,外交部蓝厅,一位留着圆寸头、穿深色西装、打蓝色领带的外交官首次站到发布台前。他就是首次亮相例行记者会的新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第28任发言人陆慷。“下午的例行记者会由我主持。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是让各方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平台,我愿意像前任和同事们一样好好工作,实现这个目标。”47岁的陆慷面带微笑看着记者席,声音平稳,不疾不徐。

已在外交领域 工作二十余年
  外交部是中国最早设立新闻发布机制的部委,陆慷是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创立32年来的第28位发言人。他出生于江苏,硕士学历,已在外交领域工作20余年。
  今年4月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以来,陆慷已数次进入媒体视线:4月17日,他首次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身份宣布了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并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的消息;此后他还主持了习主席出访的中外媒体吹风会。
  作为资深外交官,陆慷曾在多个岗位历练。他既精通双边关系,曾担任驻爱尔兰使馆首席馆员、政务参赞,驻美国使馆副馆长、公使,也曾在多边领域的联合国安理会、军控和防扩散事务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平台展露身手,可称得上是一位外交多面手。
  目前,外交部共有陆慷、洪磊、华春莹三位发言人。
  中国外交部和美国国务院是世界上仅有的每个工作日都举行例行记者会的政府部门。

讲话精炼扼要 自言责任重大
  在当天记者会上,面对日本民众抗议安倍政府安保法案、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东呼吸综合征、网络安全等十余个问题,陆慷反应敏捷、逻辑清晰。
  稳健、干练、平和是他留给记者的深刻印象。一位常年采访外交部记者会的记者说:“他讲话非常精炼,切中要害。”
  从幕后走到台前,对于这一职位变化,陆慷表示“深感责任重大”。他说,当前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相关政策在世界上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国际社会对我们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深入了解我们。
  “作为新的外交部发言人,要继续搭建好中国与国际社会沟通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维护好国家的利益,树立好国家的形象,发出中国外交好声音,使各方对中国有更好的理解。”陆慷说。
  “这个工作有很大挑战性,我自己还是有信心的。我的计划是尽快适应这个岗位。”陆慷说。
◎新闻链接
此前已有27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亮相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是以外交部的身份发言,向记者宣传情况、回答提问的人员。一般外交部设有三个发言人,发言人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
  1982年3月26日,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第一次作为发言人答记者问。
  1983年3月1日,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齐怀远,作为新中国第一位正式的新闻发言人站在中外记者面前宣布:“中国外交部从即日起建立发言人制度。”
  30年来,已有27位新闻发言人交替亮相。其中,秦刚在2005年至2010年和2011年至2015年两个时期内担任外交部发言人。
  在历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中,男性有22位,分别为钱其琛、齐怀远、俞志忠、王振宇、马毓真、李肇星、金桂华、段津、吴建民、李建英、沈国放、陈健、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玉玺、孔泉、刘建超、秦刚、马朝旭、洪磊、刘为民;女性有5位,分别为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华春莹。
2000年设发言人移动值班电话获好评
  细心人会发现,外交部发言人的答问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从“坐答”到“站答”的悄然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至1982年以前,外交部曾举行过多次记者招待会,开展新闻发布工作,只是一直没有形成制度。1982年制度创立之初,每周只举行一次记者会,仅发布消息,不回答提问。从1983年9月起,改为每月第一次记者会回答提问。从1988年起,每场记者会都回答提问。
  1995年至2011年,记者会改为每周两次,周二、周四下午各一次,除暑期和国家法定假日外,风雨无阻。每年举行的80多场例行记者会,每场记者会有数十家媒体的近百名中外记者参加。1997年把现场交叉传译改为幕后同声传译。不仅如此,外交部新闻发布会还取消了对记者提问次数和发布时间的限制。
  2008年因为举办奥运会,全年举行的例行记者会近百场。2009年1月至8月,共举行例行记者会53场,主动发布消息166条,受理记者电话提问2060多个。
  为了方便记者提问,外交部新闻司2000年还设立了发言人移动值班电话。每天24小时包括周末和节假日,都受理记者提问和回答记者提问。此做法一出台,就受到外国媒体的好评,认为“这是中国走向更加开放透明的一个举措”。
  2011年8月至今,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从每周2次增至每周5次。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3时在外交部南楼蓝厅举行。
  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外交部还视情举行专场记者会,迅速、主动发布消息。
外交部发言人妙语应答记者刁钻提问
  刘建超妙答“鞋袭”事件
  人物:刘建超
  时间:2008年12月16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问:日前美国总统布什访问伊拉克时,一名伊拉克记者在布什举行记者会时向他扔鞋子,你对此有何评论?我们采访了一些北京民众,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件事情很正常,因为美国太强势了,你怎么理解这种情绪?
  刘建超答:北京一些民众怎么看这件事是个人的事,但是我认为对一个国家领导人应该有起码的尊重。这件事也提醒我在这里观察谁要举手提问题的时候,同时还要注意谁在解鞋带。
  秦刚回应“枪炮玫瑰”发新专辑
  人物:秦刚
  时间:2008年11月2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问:美国一个乐队“枪炮玫瑰”发行了一张名为《中国民主》的新专辑,中方对此有何反应?
  秦刚答:据我了解,很多人不喜欢这类音乐,因为它太嘈杂,噪音太大。我想你应该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了吧?
  孔泉妙答伊核问题
  人物:孔泉
  时间:2006年春节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
  有记者问:关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问题的决议,五个国家投了弃权票。中国最后投了赞成票而非弃权票,背后有什么考虑?
  孔泉答:我们在背后和在前方的考虑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秘不可宣之处。
◎新闻背景
新闻司人事调整 陆慷成新“掌门”
  2015年4月,媒体报道称,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不再兼任新闻司司长职务,此前担任驻美国使馆公使的陆慷已成为外交部新闻司的新一任“掌门”。
  这是刘建超第二次从外交部新闻司司长职位上“调离”,2014年12月之后,受外交部原部长助理兼礼宾司司长张昆生落马牵动,外交部礼宾司、新闻司司长同步调整。2015年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证实,“张昆生已被免去外交部部长助理职务”。
  作为张昆生落马后的人事联动调整,外交部新闻司原司长秦刚调任礼宾司司长“救火”,由此空缺的新闻司司长一职则暂由刘建超兼任。这也是刘建超的个人履历当中第二次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据介绍,外交部新闻司主要职责有,承担发布中国重要外交活动信息、阐述中国对外政策工作;承担国家重要外事活动有关新闻工作;指导驻外外交机构新闻工作;承担在华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事务;组织开展公共外交;收集分析重要信息等。
  除现任司长陆慷外,外交部新闻司还有四位副司长,分别是刘晋、洪磊、华春莹、王晰宁。其中,洪磊、华春莹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出任外交部发言人。
◎揭秘
外交部发言人 何处来何处去
  官有多大?
  发言人的级别有高有低,各国做法也不一样。
  在中国,一般来讲,其级别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领导。如外交部发言人是新闻司正副司长兼任。
  毕业于什么学校?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唯一直属的高等院校,承接国内外外交官的进修与培训工作,外交部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外交官均来自外交学院。2012年9月,外交学院新校区启用,得到了时任总理温家宝“中国外交官的摇篮”的题字。
  此外,部分外交部发言人也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有的是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和学习。
  就任前供职何处?
  外交部发言人担任发言人前大多是外交部机关或驻外使领馆的参赞。例如,钱其琛曾任中国驻几内亚大使,沈国放曾任外交部办公厅秘书室秘书。
  卸任后何方高就?
  外交部发言人卸任后,根据工作需要,有的在国内担任部级领导职务,如钱其琛、李肇星、陈建等,有的被外派出国,担任大使、公使、总领事等职。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