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房企或拥抱互联网或联姻文化,期望能华丽升级 “互联网+”的概念最近一直很火,因为加号的背后,有诸多可以值得探索和付诸于行动的利益点,延伸到房地产行业亦如此。如今,房地产行业已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业的利润减低,众多房企都在寻求华丽转身,拥抱互联网、文化地产、房地产金融、携手创业基地……房地产业创新升级已经从概念落到实际项目,真有点儿既喊破嗓子又甩开膀子的味道。 谋求升级,楼市进入“房地产+” 房地产已走下暴利行业的神坛,其发展正逐渐趋向成熟、理性。置业者也越来越熟知买房专业知识,更多地去了解房子的区域、品质、口碑、物业管理等各方面因素,不再被炒房团影响,头脑发热就掏钱,而是更为理性。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利润率下滑、受电子商务冲击等因素影响,许多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型升级。 楼市的风向标正在转变,这种转变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难以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但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细心观察最近的潍坊楼市新品发售信息,就不难发现,以前那种住宅楼密集开工、同一时间内新楼盘密集发售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地产、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地产、创业孵化中心等项目交替出现,正逐步成为常态。 其实关于房企转型的消息,几年前就已经有了。只是近两年楼市的跌宕起伏,这样的消息显得更尤为迫切。或许大家还记得,继恒大名都、恒大翡翠华庭在我市亮相之后,恒大冰泉、恒大粮油相继而来。很快,人们又将在超市看到恒大奶粉,这是房地产企业转型的典型。同样是房产产巨头的万达,自去年便开始积极转型,项目重心逐渐由万达广场向万达文化旅游城转移。过段时间,大家也许会发现,万达广场不再是单纯的住宅或商场,还多了万达文化旅游城。 一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表示,许多本土领域的房地产企业也在积极谋求转型,因为伴随着房地产黄金十年的结束,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将被压缩,有的小型房企赚的钱甚至还不够维系日常开销。转型,已成必然。 +互联网,改变开发商营销格局 随着互联网方方面面的逐渐渗透,房地产也搭上了“互联网+”战略的快车,两者的深层次结合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变革深度和速度超乎想象。目前来看,潍坊的“房地产+互联网”主要突破点是前端的销售环节,以期解决当下开发商最头痛的库存高企、销售低迷的现状。 在房地产行业,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电商、移动互联网正逐步成为房地产营销的核心发展模式。尤其是电商这种营销模式在2012年前后进入潍坊,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让购房者们领略到了房地产与电子商务相互结合的魅力之处,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购房热潮。 互联网带来的营销红利远不止这些,聪明的房企也开始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自营销平台。今年以来,潍坊各大房企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营销方式可谓“百花齐放”。潍京、恒大名都、大有公馆、高新城市广场等楼盘在微信平台上展开各式各样的“集赞”活动,积攒了一定的人气。阳光100城市广场在网上展开“帖杀送现金”的活动,更是为地产互联网营销打开了一扇门。微信、APP、wap、短信、邮件、彩信等在今日地产营销中比比皆是,以手机类移动端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无线营销”走上潍坊楼市舞台。
+产业孵化器,成房产领域“蓝海” 这几年,可以享受政府各类补贴的“创业园”“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潍坊,不仅带动创业发展,还助力潍坊地产转型升级。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创业孵化园区(基地)和创业辅导园区(基地)153处,省级大学生示范基地和园区3处,占全省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园区的1/8,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潍坊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已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楼宇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上有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有广大中小企业的强烈需求,潍坊的各类创业园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房地产+产业孵化器”模式被多家房企看中,项目多是集产业孵化、高端写字楼、总部办公、配套商业、高层住宅等形态于一身。 参与运营潍坊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嘉汇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邹鲁敏表示,“房地产+产业孵化器”是目前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蓝海”,也是潍坊楼市创业园、孵化器的主流模式,此类孵化器的主要代表房企一般是综合体运营商,在规划开发产业综合体之初,配备相应的商业物业、住宅等配套设施,为被孵化企业提供适宜的创业环境。其盈利模式的主要逻辑是通过商业与住宅的出售快速回笼资金,用以维持产业园的后期投入和企业孵化。 运营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环宇房地产总经理黄法慧表示,这种模式得以生存,一是潍坊从县市区周边可以不断提供人才;二是政府对区域发展有产业和规划支持。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再引进风险投资机构,使创业的成功性大大提高,这样的孵化器才得以生存。 +文化,项目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文化地产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绝对统一的说法,全国各地都有自己对文化地产的定义。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它特定的文化底蕴,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地产业在各个城市不同的发展状态。所以文化地产没有大一统的概念,它只是结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定位,反映在各自项目的具体细节中。 潍坊市是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的传统民俗文化集散地,如杨家埠、十笏园、五道庙等,开发商显然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把潍坊的传统民俗文化和商业地产结合到了一起,这些项目,基本上也都是潍坊的重点项目,投资额都高达数十亿元。 山东烨盛地产常务副总经理王喆对记者说:“在潍坊,房企做文化产业重要的条件是要有深厚的底蕴,纵观潍坊整个房地产大环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关注文化,并以多方渠道展开文化宣传的阵势,档次、品位,带有浓烈文化主题的项目,但大多数是形式大于内容。” 记者发现,目前,潍坊还尚无较为成功的文化地产项目,有的项目和潍坊当地的文化结合得不够紧密,定位出现了偏差,还有的做成了与项目定位相差甚远的专业市场,比如灯具城、皮革城等,显然与潍坊本土文化联系不大,后期宣传也没有跟上。 归根结底,文化地产必须要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角色延伸到提供各种生活需求 在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过程中,如果让地产和各行各业的增长点“联姻”,或许就是房地产下一个方向和目标。但对于整个房地产开发、销售、服务这个漫长的生态链条来说,这种升级究竟只是目前消化库存、低迷期促进销售的一种营销手段,还是会成为未来整个房地产行业主流,现在还很难说。 “适者生存”这个道理,用在房企身上再贴切不过。未来房企的生存空间在于,谁能提供给业主更多生活服务,谁就能走得更为长远。开发商的角色,也将从提供房子延伸到提供各种生活需求,这就是未来的“房地产+”。但是我们也看到,当前很多房企为了追逐利润,砍成本、减硬件、减服务,短期来说是可以混得过去,但是长期而言,是绝对不足以支撑企业走下去的。因为,这也与“房地产+”的理念相违背。任何可持续的健康盈利,都是建立在真正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基础之上的。
◎业界 周晓堃 整合需求成突破口 房地产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必然,毋庸置疑。目前各大房企都在做各类尝试和努力。 鲁鸿图兰朵的策划经理周晓堃表示,现在进入了所谓的“白银时代”,很多房企都在积极转型,沉下心来拥抱互联网,拥抱金融,从客户出发,从产品服务出发。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创造服务价值和降低交易成本方向发展。从现实角度说,房企最大的优势是在线下拥有客户,具备家装、销售、售后、物业等很多渠道可面对面了解和发掘客户的不同周期的需求。房企如能善用互联网工具和思维,并落实和满足这些需求,房产市场的长尾效应将会是巨大的。整合客户需求,这也是未来潍坊“房地产+互联网”的突破口。潍坊楼市发展潜力巨大,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营销方式进入潍坊、改变传统买卖房产模式。 李松 古老与前沿的结合 “古老的建房行业要与走在最前沿的潮流相结合,这是现在地产界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潍京营销总监李松坦言,潍京是我市第一家电商营销的项目,在市场不景气时,潍京与媒体进行电商合作,算是开创了先例。 目前,潍坊的电商应该叫初级模式,更多引进的是互联网思维而不是操作方式,尤其是在逆市条件下,探索新的营销模式,电子商务营销应运而生。其实,电商要做的是帮助房开商实际解决营销问题,为房地产电商实现真正撬动渠道、整合购买力、推动交易带来契机。但现在,购房者仍无法在线购买,也无法实现在线签合同。而未来真正的“+互联网”则是在于从线上选购、购买、下定金、有保障的服务、物流服务,这才能真正的一条互联网路线。 刘连庆 低头做事闷声改革 尝试和融合,当然是学习和升级打法很好的途径,但行业更多的是需要低头做事、闷声改革,大观天下策划经理刘连庆表示。 目前,潍坊楼市搞过电商和微信营销的项目不少,但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其实,无论怎么变换,这些方式都是减少中间环节,让终端客户与楼盘直接挂钩,如果说互联网营销手段,用于大企业进行老带新,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现在更多的是楼盘扩大宣传的一种方式。作为房企要赢在前端,就要加强产品的研发力度,在产品定位、产品差异化、品牌方面下工夫。潍坊的好房子还是不愁卖的。”刘连庆认为,市场不好时,必须要用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法来解决。楼盘蓄客还是需要专业的销售人员、专业的团队。 本报记者 刘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