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近日,有消息称广电总局要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管理。从今年7月1日起,新闻、评论和访谈类节目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辅助性主持岗位,广播电视节目要明确主持人和嘉宾的分工,不得设置嘉宾主持。 嘉宾主持,以前风光现在遭禁 6月21日9时11分,“播音主持百科网”官方微博发出了一张内容为“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管理的通知”的截图。这项通知的第一项内容就要求新闻、评论和访谈类节目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辅助性主持岗位,广播电视节目要明确主持人和嘉宾的分工,主持人应承担节目的串联、引导、把控等功能,不得设置“嘉宾主持”,嘉宾不能行使主持人职能。并且该通知将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随后,记者致电山东卫视副总监胡韶红,对方表示目前尚未看到文件,暂不方便回应。深圳卫视公共事务部主任张丹也称并未看到文件,不便回应。记者同时致电江苏卫视总编室刘先生,对方表示暂时还未收到任何关于此事的通知。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这项通知的真实度很高。 究其根本,主播素质良莠不齐 该项通知若实施后,对目前火热的综艺市场会否有影响?这是众多观众关注的焦点。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这项通知其实是在严控主持人的资质问题。在去年10月份,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做好养生类节目制作播出工作的通知中,其中一项就提到了要求节目组提前20个工作日报备主持人资质的问题。而目前很多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并不具备主持资质,包括像明星客串节目主持,比如歌唱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我为歌狂》等,还有不少节目采用的是主持群的模式,比如《天天向上》,像俞灏明、小五等是否具备主持资质?这类的节目不排除有受到影响的可能。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规定只是针对新闻、评论、访谈类节目,作为“大型综合服务类”节目的《非诚勿扰》以及歌唱类真人秀不会受限,反倒是一些卫视邀请未签署正式劳动合同的嘉宾主持的读报、评论类节目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