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参观博物馆要守礼仪,家长别灌输太多让娃获得新奇快乐 端午节小长假,亲子游成为出游出体。很多家长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喜欢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由于博物馆相继免费开放,利用周末或假期带孩子去参观的家长越来越多。然而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许多家长在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时往往走马观花,并没有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收获。如何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才更有意义呢? 家长 孩子不能安静 “博物馆是一个可以了解历史知识,心灵得到净化的地方,博物馆内基本都是暗暗的灯光,灰色的调调,安静且充满着灵性。我非常喜欢去各个地方的博物馆,因此也想带孩子一起去感受一下博物馆的魅力,但是没想到儿子却不喜欢那个地方。”家住中央丽景小区的吕先生告诉记者,他去过国内不少地方旅行,每到一地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学习。这个端午节小长假,他带着5岁的儿子去了济南游玩,并带他去了省博物馆参观,可是儿子根本就不喜欢这种场所,到处乱窜,还被馆内的工作人员多次提醒。“小孩子静不下心来四处疯跑,我带着孩子不可能认真地看,只好随着他四处走马观花地随意看一看。”吕先生对这次经历感觉非常可惜。 家住樱园小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在女儿6岁时,她也曾带女儿去潍坊市博物馆进行参观,想让女儿了解一下本地的历史文化,培养一下女儿的文化素养,但是女儿非要吵着去富华游乐园玩,不答应就哭闹,扰得其他游客也不能安心参观,最后进去没几分钟,她就带着女儿走了。张女士表示,她暂时不会再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待孩子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后再去。张女士认为,博物馆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孩子年龄太小,不适合去参观。“孩子年龄太小,去了不仅听不懂,还容易扰乱馆内秩序,影响其他游客。”张女士说。 博物馆 常见到孩子吵闹,工作人员会适时引导 记者了解到,端午节小长假期间,我市各地博物馆游客流量非常大,其中不乏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前去参观。多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博物馆内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但是初中及以上的学生更适合参观。 青州市博物馆馆长杨华胜表示,端午节小长假期间,青州市博物馆内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主要有青州历史的介绍以及各种佛像、文物等展示,馆内现存文物已达两万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杨华胜表示,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博物馆每天的游客接待量达三四千人,大部分游客是带孩子一起来参观的。 青州市博物馆宣教科负责人傅女士表示,馆内出现小孩子吵闹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免费开放以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水平的游客前来参观,给馆内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学校老师带领很多学生前来参观时,也容易出现孩子吵闹的现象,我们馆内的工作人员会对学生进行劝阻,引导他们安静地参观文物。”傅女士说。 傅女士表示,相对来说,初中以上的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印象会更加深刻,也能学到很多知识,而小学生甚至更小的孩子需要在家长的引导和讲解下参观。 博物馆有辅教功能,补充学校家庭教育 记者了解到,潍坊地区的博物馆大部分是免费对外开放,市民和学生参观的热情也很高。“博物馆不仅对成年人影响很大,对孩子的影响也很深远。家长经常带孩子参观各种博物馆,就像是为孩子打开了知识的窗口,能让孩子见多识广、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傅女士表示,拿青州市博物馆来说,该博物馆是学生爱国主义的学习基地,在没有实行免费开放之前,该博物馆对学生免费开放。亲子参观博物馆,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增进亲子关系。家长与孩子参观有趣的展览,可有效驱动孩子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使之成为孩子学习动力的助燃剂。同时,在对新知识的共同探索中,父母、孩子可以变成很好的朋友。 “博物馆的一大职能就是辅助教育,如今国家大力倡导博物馆的这一功能,博物馆的学习教育是对学校、家庭教育的一种补充。”潍坊市博物馆馆长吉树春表示,博物馆不仅是将古董文物摆设让游客参观,还更加注重其背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宣教。博物馆也不单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更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番外课堂,参观博物馆的家庭团体日益增多,让孩子体验博物馆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风气。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博物馆的价值和教育功能,自主带孩子参观各种主题性博物馆。 ◎建议 找准兴趣点 可以经常去 孩子参观博物馆的益处不少,但是如何让活泼好动的孩子能静下来领略博物馆的文化魅力,成为很多家长面临的问题。吉树春表示,对孩子来说,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文化启蒙、知识的熏陶和观察自然与社会的窗口。家长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博物馆。比如,幼儿园的孩子适合去儿童博物馆;大一些的孩子可去美术馆和自然博物馆参观;到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孩子就能够理解历史、地理等更加抽象的内容了。“博物馆不是只去一次,要经常去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家长每次带孩子去时,不要向孩子灌输太多的东西,提太多的要求,让孩子觉得参观博物馆有压力感,而是要让孩子从中获得新奇、快乐和满足。”吉树春表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对事物的兴趣点不同,每次去博物馆参观,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从中去引导他们。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如何让孩子保持兴趣并得到快乐,比学到了多少知识更为重要。 傅女士表示,青州市博物馆不允许孩子单独进入馆内,必须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这样能更好地保障孩子参观的质量和安全。她建议家长在陪同孩子参观时,应教育孩子遵循文明观展礼仪,这也是对孩子素养的一种教育。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在博物馆里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如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尤其在一些观展人数众多的场合,应要求孩子安静、有序地参观,不要随便乱跑、吃零食等,更不能随意碰触展品。尤其是对于未加装玻璃罩等防护措施的裸露展品,要约束孩子不随意触摸和攀爬,以免对展品造成损失。此外,还要遵循相关拍照规定。“在参观过程中,不要限制孩子讲话,只要不是大声喧哗,孩子在现场问的问题与父母讨论的内容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傅女士说。 本报记者 隋炜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