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6月24日晚间至25日,青州大地迎来了一场“久违”的降水过程,这场及时雨让连续晴朗干燥的天气终于变得湿润起来,缓解了市区持续多日的旱情,对农业、林业和环保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据统计,自2013年9月份以来,青州市地区降水量开始偏少。2014年,青州市平均降水量381.4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42%,且无较大强度降雨,汛期没形成地表径流,导致水库蓄水量少、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机电井出水不足。今年以来,降水偏少形势依然没有改变。据悉,2015年1月—6月中旬降水量146.5毫米,较常年(167.1)偏少20.6毫米,其中6月中旬降水量2.5毫米,较常年(28.2)偏少25.7毫米,造成了去年秋冬季至今年春季三季连旱。持续的旱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青州市诸多山区因今年天气干旱,小麦产量大为减少。目前正值果树坐果时期,但许多果树因干旱开始出现落果现象,形势非常严峻。更重要的是,随着旱情的持续,灌溉条件薄弱的山区无法点种玉米,第二季粮食面临断收的危险。所以,这次降雨来得非常及时。 青州市气象局专家表示,此次降雨过程将明显改善土壤旱情,显著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同时对抑制道路扬尘,有效防护空气污染也会起到积极作用,此外,这次降雨也让青州市各大水库蓄水量有所改善,黑虎山水库和仁河水库的水位都有所回升。 (记者 苏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