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侨乡、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去年在广东恩平专设的“学霸”奖学金就一度引发争议。今年,高考过重本的恩平考生都有钱奖励。该奖励方案中不仅包含现金,还有洋房。目前首套“状元房”已赠给当地理科第一名考生。 (6月30日《广州日报》) 按照官方的说法,企业、华侨在恩平设“豪奖”,奖励状元和高考上重点线的学生,是为了扭转教育劣势,提高家乡教育水平。如此说辞,未免有些牵强。因为,一个地方的教育水平并不只是从成绩“冒尖”的考生身上体现出来,这需要考量整体的基础教育情况。 当地教育局负责人给出了一份数据:2014年,该市小学流失153人,初中流失429人。至于他们“掉队”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这些学生同样需要关注和帮助。 “高考状元”是块“金字招牌”,当高考状元与送房子“混搭”,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而这种吸引眼球的自我炒作,是商家乐于看到的。说到底,这种赞助同样也是一种等价交换。 企业、华侨能致力于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无疑是该被人们所喜闻乐道的,恩平的奖励之所以会引起争议,在于念错了经。面对教育的劣势,最需要善款的地方是基础设施薄弱,是提高教师待遇,以便留住优质师资;资助困难家庭考生,让他们不再“掉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将希望寄托在对高考状元和其他优秀学生的奖励,改变不了恩平的教育劣势,反而会让善事蒙上功利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