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案金额达600万元,靠打假扬名曾是媒体红人 自诩为“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的董金狮被抓了。6月29日,公安部在其主办的“2015食品药品安全刑事保护论坛”上,通报了201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侦破食药案件情况,提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负责人董某某涉及敲诈勒索案”。其中的“董某某”指的正是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 董金狮涉嫌敲诈勒索600万元受审 公安部通报称,根据有关部门移交的案件线索,公安部部署江苏常州公安机关成功侦破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负责人董某某涉嫌敲诈勒索案,敲诈勒索数额达600万元。目前法院已经开庭审理。 今年3月24日,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被告人董金狮、侯剑锋、黄隆滨、邢联中、张金禄向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这一消息于4月1日在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上被披露。 据媒体报道,“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董金狮”认证博客和微博账号目前是由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工作人员代为维护。 6月30日,记者拨打董金狮的手机号码和所在协会电话号码进行求证,但无法接通或无人接听。 拥有超过50个头衔,因“打假”扬名 记者网上搜索发现,董金狮有著名环境化学专家、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超过50个头衔,其发表的观点也涵盖发泡餐具、方便面、勾兑饮品、散装油、转基因等多个领域。 2010年3月,董金狮起诉北京两大知名餐饮企业使用劣质餐盒并胜诉,这让他名声大噪,“专家”身份被广为人知,迅速占领了各大报纸、电视台、广播阵地,曝光率惊人。但对其以打假为名,行盈利之实的质疑也不断出现。 2012年8月8日,董金狮所在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发布“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情况调查”报告,称对方便面桶、奶茶杯、一次性纸杯、纸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多款知名品牌所用的双层纸制品外层纸的荧光性物质含量超标。 然而仅一天之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发表声明:方便面容器可以确保安全。 随后,报告涉及的多家企业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上访,并提交报告称:发布任何调查报告都应遵循科学、严谨、客观和公正的原则,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报告在媒体大肆传播,给行业造成了严重伤害,恳请政府尽快妥善解决。 董金狮所在协会被指是“野鸡协会” 据媒体报道,当年企业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份报告的调查主体是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联合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简称凯发中心)共同组成的调查小组。但两家机构的网站显示,它们的办公地址、电话号码相同。 一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会员企业向媒体提供的资料显示,会员向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缴纳会费的汇款单位,也是凯发中心。该中心为会员提供政策业务咨询,每月收取一千元至三千元不等的咨询费。 经记者查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上未找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注册信息,在民政部网站上也未看到该协会登记信息。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注册地址在香港,注册时间为2008年7月11日。 这让董金狮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被认为是“野鸡协会”。对此董金狮曾对媒体解释称,发布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整顿行业。而因为中国内地没有主管食品包装的部门,又希望整顿行业,所以只有去香港注册。 ◎质疑 以打假为名 行赢利之实 董金狮,1963年出生,陕西省大荔县人,常见介绍是“著名环境化学专家、食品安全专家,”其新浪博客自称“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不过,资料显示他的最高学历为“环境化学硕士”。 2010年左右,董金狮曾被媒体质疑为“以打假为名,行盈利之实”。据一位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工作过的员工讲述,当时所有同事都围绕在董金狮的周围,天天忙活于联系上电台、上电视、上“3·15”晚会。鉴于董金狮如此的宣传和表现之道,会员发展一度高涨,曾有几次“出手”让一些企业付出大幅超过会费的代价。董金狮穷追不舍某件事情,当然是因为这其中“有利所图”。通常的方式是,董金狮先给出批评,然后通过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对企业收取一定“顾问费”,收了以后基本上就“没事”。
◎新闻链接 董金狮“语录” “玩具的颜色比较鲜艳,越是劣质的玩具,往往颜色特别鲜艳……” ——业内人士表示,玩具质量的好坏与颜色无关。 “真蜂蜜颜色看起来不是很清亮,而是为白色、淡黄色或琥珀色,其中以淡色为佳。” ——实际上董金狮的这些观点完全可能是网上扒来的,靠这些辨别不了真假蜂蜜。 “长期喝纯净水会导致身体营养成分的缺失。” ——长期喝纯净水是否会影响健康,学界一直没有定论。 “建议自来水烧开后要打开盖子,以散发‘氯气’。” ——实际上自来水中的余氯残留已经非常低,并不太可能影响健康。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