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丘市石埠子镇教管办打造镇域特色教育文化 近年来,石埠子镇教管办一直秉承“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当社会敬佩的校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坚持把传统文化教育引进校园,以“孝心教育”为切入点,以经典诵读为载体,通过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创建,努力打造书香校园、美德校园和艺体校园,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 ■ 以经典诵读为载体 打造书香校园 镇教管办依托当地丰厚的人文历史,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丰厚文化底蕴,根据初中和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育的主题,引入儒家经典著作,通过开展“诵经典、悟经典、行经典”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浅出地将儒家传统思想系统地传输给学生,打造书香校园。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课程内容,组织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民族文化、历史典故、神话寓言等经典读物,通过课堂学习和晨会、班会、队会、综合实践等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和主题演讲,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弟子规》、《论语—节选》等已经全部进入课堂,由各个学校、班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力求寓教于乐。国学经典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诵读经典,打牢国学根基,既能够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让书香飘满校园。 为让书香溢满校园,拓展孩子们的阅读范围和活动天地,镇教管办要求各学校在教学楼里设立了“图书自助超市”,实行全天候开放,定期更换图书,为学生在课余时间读书提供了便利。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采取学生自带和校图书室借阅的办法丰富图书角存书。 2014年10月—11月,镇教管办举办了全镇“名家进校园、书香伴我行”活动,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生活,突出了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让学生热爱经典,感受经典文化魅力。2015年5月24日,镇教管办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全市中小学生《弟子规》教育活动展演,并获得佳绩。
■ 以孝心教育为核心 打造美德校园 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 镇教管办选取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名人的孝敬故事,自编了以《孝心无价》为题的孝敬课教材,把“构筑‘孝心’工程,培养‘爱心·责任’”列入实践与研究的范畴,逐步树立起了“以人为本,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构筑了“以孝心教育为支点、以爱心教育为基础、以责任心教育为目标”的“三心”德育教育体系,全面优化和改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镇教管办树立大教育观念,把开设“孝敬课”放到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建立了“家校携手、共同育人”的新型教育机制。设计了《“孝敬课”教育协议书》,学校与家长以签订“协议书”的形式,规定了双方在“孝敬课”教育方面的各自责任。如:学校的主要职责是以“孝敬课”教育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一系列教育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素质。家长的主要职责:一是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在孝敬父母、文明礼貌等方面,为子女做出表率,提高家庭的思想道德品位;二是家长要及时督查子女的言行举止,发现子女有违“孝敬课”要求的不文明行为,要及时教育、纠正,向学校通报等等。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通报学校办学思想、教育改革和德育工作等情况,交流家长管教子女的经验等等。在学期末向学生家长发放《“孝敬课”联系考核单》,由家长根据其子女在家表现打分,由两位邻居签名旁证,并以此作为学校评定学生本学期操行等第和评选“三好学生”、“十佳孝敬标兵”的重要依据。这种开放式的家校携手育人的“孝敬课”教育活动,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的同时,对家庭和社会也产生着较大“辐射”作用。 “自从学校开展孝敬教育活动后,学生在家勤快多了,父母有病会嘘寒问暖,父母工作忙,自己会更乖地做功课、做家务。看到家长干活累了,知道给家长倒水喝、捶背;看到家长休息了,知道轻手轻脚,不发出声音;听家长说话时,很有礼貌地认真听,也不插嘴;有好吃的东西,知道先拿给家长吃……”石埠子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李一鑫家长王建丽介绍道。 以孝心教育为切入点打造的美德校园,让学生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全镇各校校园环境整洁、教学秩序井然、校风学风纯正。学生们把“孝敬父母”的爱心和热情倾注到热爱学校、乐助他人、刻苦学习的行动上。日积月累,“孝德”逐渐内化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深层成分,融于学生的情感血液,用真情去培育心灵,从而让学生在含“情”脉脉的亲情丝带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肯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安丘电视台、潍坊电视台、《山东教育导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学校的“孝敬教育”情况作了相关报道,被安丘市教育局授予教育工作创新项目奖
■ 以项目创建为契机 打造特色校园 镇教管办根据安丘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给学生搭建文化舞台,让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一项终生受益的艺术才能,打造艺、体特色教育。 以“人人参加体育、艺术活动,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精彩,校校有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广泛开展各项体育、艺术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形成了青少年热爱体育艺术、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全力打造充满活力、身心愉悦、陶冶情操的特色校园。镇教管办通过在学校开设足球进课堂、太极拳进校园、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硬软笔书法、剪纸、泥塑、舞蹈等特长教育活动。打造了以“太极拳”、“花样跳绳”、“《弟子规》韵律操”、“五步拳”、“大合唱”等形式多样的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充分做到了人人有体育、艺术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全面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努力打造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品牌教育。同时,镇教管办把足球运动当作阳光体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各校统一配备了足球,外聘了专职足球教练。目前,该镇书院中学校园足球已成为全市亮点,安丘电视台、潍坊电视台分别就该校的“足球进校园”作过专题报道。 2014年11月18日,历经30多天的全镇校园文化艺术节落下帷幕。艺术节以“展青春风采,建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了名家进校园书香助成长、手工制作、书法、绘画、手抄报作品比赛、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校园文化节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启迪了同学们的才智和灵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情趣;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有力地加强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致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是石埠子镇教管办旗帜鲜明的办学特色。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终生发展奠定了牢固之基。传统文化进校园,也成就了全镇教育的长足发展,镇教管办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该镇在市政府、教育局重点工作专项督导评估中位居全市前列,创历史佳绩。 本报通讯员 张振升 梁焕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