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明志
13日,高温天气在全国多省区市持续,部分地区最高温度超40℃。(本报今日A2版) “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随着我国多地持续遭遇烈日炙烤,类似关于高温的搞笑段子也在坊间热传。然而现实中的酷热却并不幽默,而是严重影响公众生活。当高温热浪成为“全民公敌”,迫切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通过营造“制度清凉”,让公众经受住“烤”验。 首先,企事业单位的高温福利要“真实”起来,这就要求各级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必须有所作为;其次,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高温作业出台具体保护标准,并督促用人单位遵照执行,尽可能提供凉爽舒适的工作环境;再次,探索提供不同场合、不同形式的高温天纳凉服务。各地政府部门应出台规定,要求体育馆、图书馆、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在确保安全、有序的前提下,积极向公众免费开放,提供避暑纳凉服务。 此外,还应增强城市管理方对高温天气的应急能力,形成对高温天气的“链式防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