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部分获奖奥数队在清迈合影。 |
|

|
|
“冠军专业户”中国队以4分之差列第二
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于7月4日至16日在泰国清迈举行。根据奥数竞赛官网公布的竞赛结果,美国夺得冠军,中国和韩国分获第二和第三名。这次是美国自1994年夺得冠军后,时隔21年再度夺冠。在此期间,第一名获得者通常是中国。 1959年开赛以来最难奥数试卷 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日程,这次奥数竞赛持续两天。英国《卫报》报道,参赛者每天有四个半小时的时间来解决三个问题,范围包括几何、数论和代数。学生不需要掌握类似微积分等高等数学,但这些问题被设计得异常难,且比赛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英国队领队、来自巴斯大学的杰夫·史密斯博士评论说,这是自1959年开始举办奥数竞赛以来最难的一张试卷。 第56届国际奥数比赛题目选择委员会主席当杰·乔瓦塔那说,今年的题目确实比往年要难,不过跟近几年的题目相比,难度并没有显著增加。 乔瓦塔那说,国际奥数比赛始于1959年,如果以今天的标准评估三四十年前的比赛题目,会发现当时的题目太过简单。随着参赛学生水平越来越高,竞赛题目的难度也一直在增加。 他还解释说,竞赛题目的选择过程是首先由各国提交题目,然后泰国题目选择委员会负责选出适合比赛的题目,各国领队同样参与了选题过程。之所以今年的题目难度较大,其中一个因素是委员会和领队在选题时,排除了一些可能已经有人见识过、难度相对较低的题目。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前两名浮动 据报道,获得金牌的门槛分值——每年根据参赛选手的发挥而有所变化——被定为26分(总分为42分),是有史以来最低的。 本次奥数竞赛中,美国队夺得五枚金牌,总分是185分,中国队拿到181分。相比第三名韩国队的161分,中、美的总分大幅领先。 乔瓦塔那说,中、美两个队伍的实力很强,在近年的比赛中均名列前茅。2010年以来,中国队一直在前两名浮动。这次是中国第二次获得亚军,上一次是在2012年,当时韩国夺得第一。 对于中国的排名浮动,乔瓦塔那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年份的比赛题目属于中国队更擅长的类型,另外几年的比赛题目又是美国队的强项,不可能每年都是同一个国家夺冠。 “但众所周知,中国每年派出的参赛队伍实力都不容小觑,多年来排名保持在前两位,水平非常高,令人钦佩。”乔瓦塔那说。 104支参赛队伍74支得了零分 据记者观察,在104支参赛队中,总分高于100分的仅有32支队伍。而在2014年的101支参赛队伍中,总分高于100分的队伍达到44支。另外,在104支参赛队中,有74支队伍得了零分。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队今年的竞赛成绩要比去年好,以总分156分排第四。 继朝鲜之后,其他排在前十名的依次是越南、澳大利亚、伊朗、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主办方泰国以134分排名第12。 前五名中,除美国外,中国、韩国、朝鲜、越南均为亚洲国家。而前十名中,亚洲国家占据半壁江山。另外,今年的比赛中,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分别排名第18、第28和第35。 今年竞赛的最后一名坦桑尼亚队得了零分。乔瓦塔那觉得这并不罕见,他说:“近年来参赛国增加,不少新进队伍对奥数比赛的题目和课程尚不熟悉,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参赛学生进行培训,离比赛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队伍的水平会逐渐提升。” ◎幕后 每道题花90分钟来解决 报道说,每个国家最多有六名选手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这些青少年是世界上还没有上过大学的最好的数学天才。除了非常有天赋外,很多选手接受了多年的培训,学会解决奥赛的问题。有可能选手能够理解问题在说什么,但却仍然不知道如何解决它。奥赛的问题都没有简单的答案,否则这些最棒的数学天才就不需要在每道题上花90分钟时间来解决了。 来自康涅狄格州的美国队员、17岁的迈克尔·库拉尔说,整个六月,他和队里其他五名16岁到18岁的队友待在集训营里。在提到比赛时他说:“这绝对比我们过去参加过的比赛要难得多。我认为很多队伍都没有真正习惯。”在他说话的时候,他的队友在玩手机,边吃蒸米饭和咖喱牛肉边讨论比赛。他说,他们处于优势在于他们的教练曾拿很难的试卷来训练他们。“我们第一天就设法遥遥领先。” 来自匈牙利的16岁的卡达·威廉姆斯对他们队排第20名感到失望。他说:“我们希望做得更好。考虑到这次金牌的门槛很低,所有人都没有做得太好,这让我们感到稍稍好受点。” 乔瓦塔那说,多年来,国际奥数比赛已经成为全球很多中学生努力的目标,参赛者逐年增加,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很多参赛学生长大后可能会在同一所大学相聚,并合作开展数学或其他领域的研究。 ◎观点 奥数丢冠,没啥大不了的 近10多年来中国中学生在号称“数学世界杯”的奥数比赛中一马当先,夺冠早就不是新闻,像此次这般丢冠反倒成了大新闻。 奥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数学竞赛,考的既是、又不完全是数学范畴内的基本功、技巧和能力,要想持久、稳定地获得好成绩,不但需要有良好的中学数学教学基础和普及度,更要有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特殊题型密集训练作保证。 以往中国队屡屡夺冠,不仅因为中国中小学的数学课程分量远较欧美大多数国家要更难、更重得多,更因为在一段时间内,奥数班和奥数题型风靡全国中小学,许多学生对这类特殊题型并不陌生,加上参加大赛的选手在国内照例经过层层筛选和专门封闭集训,原本基础就有落差,赛前又以“国家队”对“志愿军”,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在情理中。 如今许多欧美国家的参赛中学生较以往更重视、投入更多,如前几届成绩进步较快的加拿大队,多名参赛选手赛前经过集训和“小灶”,有个别选手甚至征得所在学校允许停课特训若干周,此次夺冠爆冷的美国选手也坦言,参赛前较以往的“前辈”做了更多准备。 与之相反,或许是因为过犹不及之故,近年来奥数在中国已远不似前些年那般火爆,此消彼长,被人夺走几座奖杯何足为奇。奥数成绩好不意味着中学数学教学必定是领先的、成功的,对此不必在意。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