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报童”哥哥跟班教妹妹 |
本报第二期小报童社会实践活动火爆,家长纷纷预订第二天的报纸 |
|
|
小报童向市民销售报纸。 |
|

|
|
7月21日,是潍坊晚报“阳光少年快乐小报童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期的第一天。当天有100多名小报童参加活动,其中不乏第一期的“老报童”。报童们卖报热情高涨,家长们纷纷预订第二天的报纸。 首日报纸不够分 21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潍坊万达广场小报童报纸发放点,看到100多名小报童正在领取当天的报纸,领到报纸的小报童则去寻找自己的卖报地盘了。 早春园小学9岁的陈禹霏和7岁的表妹刘雨晴都是第一次参加卖报活动,姐妹俩都不知道该怎么推销手里的报纸。在陈禹霏妈妈的指导下,才慢慢找到感觉。“叔叔,买份报纸吧。”陈禹霏对正在潍坊万达广场门前休息的一名男士说,看到陈禹霏的热情态度,该男士买了两份报纸,让陈禹霏信心倍增。 “没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小报童。”潍坊晚报工作人员说,当天他们特意多带了600多份报纸,仍不够分的。“我们订50份明天的报纸”“我们订60份”……记者在现场看到,担心第二天领不到报纸,不少小报童的家长已提前预订第二天的报纸了。 小报童打算参加每期卖报活动 记者采访时发现,第二期小报童社会实践活动中有不少老面孔,不少第一期的小报童再次加入到活动中来,北宫大街小学8岁的杨凯文就是其中一位。 “参加完第一期小报童活动,我挣了87元,我想请妈妈吃大餐,钱还不够,就又来了。”杨凯文说,她以前都是向妈妈要钱花,参加小报童社会实践活动,让她体会到了每分钱的来之不易。她想用自己卖报挣的钱请爸爸妈妈吃饭,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有了第一期的卖报经验,这次杨凯文提高了自己的卖报目标。“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至少卖50份报纸,此后每天再加10份。”杨凯文说,通过第一期活动,她已经有了不少经验,相信她一定能完成每天的卖报任务。 每天卖报回家后,杨凯文都会清点自己的卖报所得,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参加完第二期,我还想继续参加第三期和第四期。”杨凯文说,通过小报童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她和陌生人沟通的能力,也增加了她的社会经验,对她的成长很有帮助。 传授卖报经验 在潍坊万达广场门前,两个身穿黄色T恤的小女孩在前面卖报,后面跟着一个大男孩。看到有人走过来,男孩示意小女孩赶紧上前询问。“漂亮的阿姨,买份报纸吧!”其中一个女孩说。“你喊漂亮阿姨的时候声音大点,这样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男孩对小女孩说。 记者采访得知,两个小女孩都是7岁,一个叫王誉锦,一个叫李薇伊,是同班同学。大男孩叫王少君,是王誉锦的哥哥,也是她们的卖报“老师”。“我上小学时参加过卖报活动,卖报锻炼了我的性格,所以我爸妈又让妹妹来参加。”王少君说,他今年参加高考,当天特意陪妹妹来卖报纸,顺便传授他的卖报经验。 王誉锦说,有了哥哥的指导,她们的报纸卖得很快。但有了第一天的经验,以后就不用哥哥跟着了,她也想借机好好锻炼一下自己。 为培养小报童们的理财观念,日照银行潍坊分行为小报童们免费开设银行卡,可用来存取零花钱、压岁钱等。家长们只要携带户口本、孩子出生医学证明及家长身份证,就可以到日照银行潍坊分行为孩子们办理银行卡。 文/图 本报记者刘燕 实习生 刘玉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