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港台艺人频繁奔赴内地捞金,占据各大卫视综艺节目。这样的趋势究竟是内地综艺制作大手笔吸引众明星,还是因为港台艺人更具亲和力而被青睐,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那就有请两岸三地的艺人和制作人来解答吧。
港台艺人爱到内地捞金 能上新闻联播,在几亿人口面前亮相,台湾艺人黄国伦夫妇做到了许多港台艺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穿着红色西服的黄国伦弹着吉他唱起《我愿意》,妻子寇乃馨在其身旁满眼爱意,这是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里播出的一个片段。在这段时长近2分钟的新闻联播里,黄国伦谈到了自己的家风和理想的实现。回想起这段经历,黄国伦认为这是几年来,夫妻两人在内地节目上经营的良好夫妻形象,累积而来的“特别境遇”,“我想就算是再大牌的经纪人也安排不了上新闻联播吧。” 从TVB走出来的王祖蓝也是如此。在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中,王祖蓝自毁形象取悦观众,让很多内地观众知道了他的存在,人气急升,借此王祖蓝成为了大火的《奔跑吧兄弟》的固定班底。同样,去年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吸引了不少港澳台选手试音。选手、评委、嘉宾,制作单位摆出所有能想到的位置给前来捞金的港台艺人,参与内地综艺俨然成为“镀金”的绝佳方法。 参加过内地综艺节目的应采儿就发现,很多艺人上综艺节目都会去找自己的路线。“综艺感”成为内地综艺节目挑选嘉宾的标准之一。而综艺发展较早的港台艺人深谙综艺感的重要性且修炼了这项本领。
内地砸重金买设备 除了节目类型多以外,吸引港台艺人的还有内地综艺节目的高规格配备。曾有媒体报道,《我是歌手》第三季演播厅采用的音响系统是张学友、宋祖英演唱汇原版配置,总价近千万元,而且被供应商规定不能用于商业以保证设备的高规格。把原本放在体育场给万人享用的设备搬入小小的1200平米演播厅,现场效果多好,于歌手于观众可想而知。 与之相反的是,台湾一家电视台的负责人曾到湖南卫视调研,当他问“《爸爸去哪儿》每次拍摄要30多台摄像机吧?”对方轻描淡写地说,“大概40多台。”这个回答让台湾电视台的负责人咂舌不已。
价格合适 不缺人气 那么作为港台艺人,缘何选择大陆综艺节目?台湾一家电视台节目部副总常立欣认为这个道理很简单,“艺人就是往钱多的地方去嘛”,艺人是最现实、对钱的东西最敏感的。“他的嗅觉是,哪边有钱他就往哪边去。” 台湾综艺节目有钱吗?据了解,像《康熙来了》这样一档在过去十年间影响了整个华人社会流行文化的电视节目,每集预算(除蔡康永、小S酬劳)只有50万台币(约合人民币10万元),差距高达百倍。而这已经是全台湾制作预算最高的谈话类节目。反观内地,《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热门综艺节目,一集的预算是1000万人民币,这样一比较,台湾艺人当然愿意到内地来捞金了。 和台湾不同的是,香港更擅长打感情牌。TVB非戏剧科总监余咏珊说,TVB请艺人上节目“是用感情去请。”对于王祖蓝、胡杏儿等港星到内地掘金,余咏珊也认为是大势所趋,“阻止不了,给钱多,谁会不去。”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