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教育·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明天去高招咨询会听专家填报志愿高见
让“教室”走进工厂,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2015年07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教室”走进工厂,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在这里,课堂学习和实践融为一体。学生进校后,先拿出两周时间去企业进行认识实习,认识工厂的生产方式和流程,大致了解自己所学技术的工作内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融合学习后,学生走进生产一线进行岗前学习;边学边用,最后由岗前应用实习转为顶岗实习,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承担生产任务。让“教室”走进工厂,让工厂技术渗透进“教室”,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记者探访潍柴高级技工学校(潍柴职业学院)的真实感受。
  校企合作,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7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潍州路和民生街交叉口附近的潍柴职业学院,校园内绿树成荫,教学楼前的一条绿色长廊上挂满了葡萄,长廊南侧是几个大型的实训车间。车间内,几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潍柴员工正围着一台机器学习操作。由于在校生已经放假,校园里多了几分静谧,但置身其中依然能感受这所学校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特色是一个学校的灵魂,相比其他职业院校,我们最大的特色就是校企合作,依托国际化潍柴集团,把职业教育和员工培训融为一体,为企业培养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动力。”学院副院长叶小朋告诉记者,潍柴职业学院隶属潍柴集团,属于企业办学,潍柴集团是学校办学经费保障、企业资源共享、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运用和培训、订单式培养、就业通道等各方面的强大依托。
  企业办职教是国家鼓励和提倡的、校企合作最为紧密一种办学模式。潍柴职业学院毕业生工作岗位主要面向潍柴企业,实习设备齐全,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届初中、高中以及专科、本科院校毕业生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多年来,潍柴职业学院为社会和潍柴集团培育了数万名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占目前潍柴企业技术操作一线生产人员的80%以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动力。
  到学院基层教学部门了解到,“在教学模式上,学院实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拿柴油机装配与成套专业来说,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柴油机的原理结构、如何装配、故障诊断等,操作性强,所以在校两年的学习时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车间里边操作边学习。”学生在校内所学的各项专业课程都要进行专业的实践操作,企业研发出新机型,老师马上会组织学生现场学习,比如2014年针对潍柴MAN发动机而设立的MAN大机工厂定向班。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真正让学生紧跟社会发展,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解决的是学校到企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满足了企业的用求。
  引进“双元制”职教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
  1989年,潍柴职业学院在国内率先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由德国专家常年驻校督学。“双元制”是国际领先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一种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双方在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分工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体系。
  几十年来,学院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实际将“双元制”进行了全面延伸,侧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和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学院与企业的双元、理论与实践的双元、职业教育和员工培训的双元为主导的“潍柴双元制”特色品牌。
  据了解,目前,该学院已拥有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工业机械工、汽车修理与维护等12个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师占60%。目前大部分专业教师都到德国参加过“双元制”职业教育和教学方法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国内职业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学生在校的实习模式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采访中,叶小朋告诉记者,在潍柴集团和学院的紧密沟通下,学院经过多年实践,逐步探索出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岗前实习和顶岗实习阶梯式提升的企业实习模式,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和学院密切协作,使企业参与并渗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
  到学院基层教学部门了解到,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系统训练,到实习企业经过短期培训就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最快一周即可顺利换岗,他们在实习中努力践行企业文化,实践学习理论技能。“由于学生素质高、认真肯学,在实习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有些实习学生很快成为部门精英。”李勇说。
  坚实德育网络,把德育做到实处
  该学院学生德育管理主管安存芝介绍,德育品牌是学院品牌建设的重要部分,目前已经形成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具有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的德育特色。安存芝告诉记者,在校学生的综合成绩分三大部分,一是理论知识成绩,占总分的30%;二是实习成绩,占40%;还有就是德行操守成绩,占30%,学生的操行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并重。
  “学院通过班级目标管理、班主任职级制和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发展性评价、企业文化宣贯、质量管理意识和精益理念渗透、感恩教育等具特色的育人途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面提升。”安存芝告诉记者,班主任职级制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起工作积极性,不断根据企业需求,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通过德育教育促进毕业生素质全面提升,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达到社会和企业要求,实现了学院输出与企业的无缝衔接,毕业生综合素质因此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针对今年招生的学生,目前已经11家单位提前预约,其中包括歌尔、北汽福田、浩信集团、共达电声等十几家大型企业。记者从潍柴职业学院招生简章上看到,今年学院招收专业主要有工业机械和机电方向的强化班、机电一体化、柴油机装配与成套、汽车修理与维护、数控技术,计划招生360人。 
  据了解,目前,位于高新区的新校区建设已经封顶,建成后将与西门子、博世等世界知名企业及培训机构强强联合,共同打造集数控加工及维修、机电一体化、柴油机电控等专业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及精益生产和企业文化等生产管理人才于一体的独具“双元制”特色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本报记者 刘江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