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第04.05版
风筝之爱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美国媒体近日炒作“中国黑客”从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局数据库中窃取信息一事。美国媒体日前披露,奥巴马政府决心就此事实施报复,但尚未就具体形式和手段作出决定。如果奥巴马政府当真要这样做,那么美国将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也为中国亟需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敲响了警钟。 奥巴马政府要采取“创造性”措施 “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的网络攻击行为进行报复”,美国《纽约时报》日前以此为题发表文章称,奥巴马政府要采取具有“创造性”的措施回击“中国黑客”从人事管理局数据库中窃取了2000多万美国人信息一事。 《纽约时报》报道称,奥巴马政府针对人事档案数据被攻击一事得出结论——这次网络攻击范围广、野心大,应对一般间谍案的常规手段不适用此次事件。美国政府官员在一系列秘密会议上,对选择采取何种报复措施回击中国犹豫不决——采取例如外交抗议或驱逐在美国的“中国间谍”这样的象征性举措,可能没有实质性效果;采取更有力度的行动,又可能导致中美之间的网络冲突升级。一名参与讨论的政府高官说:“我们得出的结论之一是要采取公开些的回应方式,以此形成威慑。”他表示,美国政府需要破坏并阻止对手在网络空间采取的行动。 美情报机构内部讨论的“最具创新性”的行动方案是:寻找一种能突破中国层层防火墙的方法,对中国实施警告。白宫官员匿名称:“我们需要有一整套手段来制定一个回应措施。” 长城防火墙是由中国政府出资建立的互联网管理系统,如果美国网络部队公然攻击这一系统,其性质是极其恶劣的。这与黑客偷偷摸摸干违法的事有本质的不同,它将被视为美国国家力量对象征中国主权的目标发动攻击,后果将十分严重。 美国政府考虑的回击方案还包括窃取并公开对中国政府有价值的信息。 报道指出,目前并不清楚美国是否会真的采取“报复行动”,或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形式的“报复”。
中国亟需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在分析人士看来,美国此举既不合理,也不负责任。 “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美国官方没有向中方提供关于此事的证据,甚至任何具体信息,只是借媒体‘放风’。”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指出,美方这种先入为主判定网络攻击来自于某个国家,并要求该国予以回应的做法,完全是“莫须有”的有罪推定,“逻辑上是错误的”。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兼董事长方兴东也分析说,美方围绕其政府雇员信息遭窃一事给出的信息存在诸多疑点和矛盾,如究竟有多少人信息遭窃,这些信息包含哪些内容等。 此前美国有匿名官员声称个人信息遭窃的美联邦雇员为400万人。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6月在德国谈及此事时,言辞相对谨慎,并未将矛头直接对准中国。 方兴东对记者指出,网络攻击具有匿名性、跨国性和追溯难的特点,个人、企业和国家都有可能实施。在此情况下,美国断言窃取信息是中国所为,并要实施报复“是站不住脚的”。 美国此举与其国内政治形势也不无关系。2016年适逢美国总统大选,借网络安全问题攻击中国,并鼓吹采取强硬行动,有利于候选人在短期内捞取较多政治回报。 还有分析认为,“斯诺登事件”揭露出美国利用高科技肆无忌惮在全球进行情报侦听和间谍活动,使美国自我标榜“自由正义捍卫者”的虚伪昭然天下。频频炒作“中国黑客”,美国无非是想把自己装扮成“受害者”,谋求夺回“道德制高点”,从而为自己继续利用高技术窃密寻找“正当借口”。 左晓栋坦言,当前中国关键网络基础设施防护能力相对较低,互联网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从长期来看,为应对渐行渐近的网络安全威胁,中国亟需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