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经费不足,行业运动协会影响力不够 参加某个运动项目久了,都想着来场比赛,试试自己的水平,学学别人的技艺,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较多的声音。多位受访者表示,潍坊各项运动的正规比赛还是太少,而且真正有影响力的赛事相对更少。而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各行业协会也面临着经费不足、市民的认知程度不高等诸多困难。 经费不足,组织比赛活动有“短板” 目前参与健身的人群越来越多,记者了解到,行业协会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市乒乓球协会每年组织“迎春杯”和全市中小学生比赛;市羽毛球协会每年组织两次较大规模的比赛,单项比赛排名赛、俱乐部排名赛;市网球协会在春节、五一、十一等组织精英赛……其他协会每年也在固定时间段组织活动,但不少体育运动爱好者还是表示,活动太少,有影响力的赛事更少。 市羽毛球协会主席刘要荣表示,业余运动爱好者也是有目标和期望的,参加某项运动时间久了,都想着试试身手,与高手过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所以经常组织比赛很重要。他坦承,虽然现在有些有广告营销意识的企业开始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并提供赞助,但还远远不够,资金成为协会组织活动和比赛的短板。 “虽然乒乓球活动不少,但这对潍坊业余爱好者来说远远不够。”乒乓球爱好者王文生说,乒乓球爱好者希望每周都有比赛,可以交流技艺。平日里,王文生常组织一些乒乓球比赛。为了把活动组织得更好,他出资以个人名义创建“文生杯”乒乓球比赛,打算每年举办两次比赛,每次比赛冠军的姓名刻在奖杯上,作为永久的纪念。“预留了十二届冠军的位置,能打六年比赛。”王文生说。 小戴单车俱乐部负责人戴传亮则觉得,潍坊除了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外,还应该承办一个或几个单项活动赛事并坚持下来,这样就形成一个好的大平台健身,既能发挥本地全民健身运动的优势,扩大对外交流机会,也能让大众参与并乐在其中,提升自已。 协会尴尬,认知度低市民不“感冒” 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目前我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较好,每年5月份全民健身月启动,自2011年开始,每年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每届运动会十二三个运动项目,每年近2万人参与。“政府主要起指导作用,很多活动还要靠各协会去组织。”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位协会的负责人表示,各行业协会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协会想组织活动、打比赛也面临着很多困难,经费不足,市民的认知程度不高,希望能得到更多扶持。 “从有关部门角度来讲,应利用资金支持协会举办的各项活动,有关税收、年审等也可以提供相关优惠,以节省协会的支出。”市网球协会秘书长郭琪表示,全民健身活动需要政府招标,方可把资金分配各承办单位,这些对各单项运动贵如油的资金应该交给不以赢利为目的各单项协会,让有限的资金真正发挥其社会效能。 除了资金的支持,把一些比赛交给协会来组织举办,可以更好地树立起协会的权威。“协会有了影响力和号召力,才有地位,才能发挥作用。”刘要荣表示,只有市民认可度高了,才能更好地发挥单项协会的积极作用。 深有同感的是奎文区徒步协会会长饶大斌。“现在组织一场活动真难,市民一听没有政府部门参与,只是协会组织,就提不起积极性,好似活动不权威似的。”他说,这正说明了协会尴尬地位,希望在有关方面的协助下,更好地树立协会威信,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参差不齐,协会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各项目运动协会参差不齐,大部分都能承担组织比赛的重任,但个别协会只是名义存在,或只是在做俱乐部的工作,或是利用协会做一些商业行为。“这些阻碍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一位受访者表示。 该受访者表示,潍坊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比较好,但是缺乏必要的领导,各个俱乐部和协会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指导和宣传。 “协会应贯彻政府的全民健身发展基本方针、规范各项运动圈子健康正向长远发展,积极组织参与或承办大众健身交流会或赛事平台,避免各品牌或俱乐部私下争强斗狠。”该人士表示。 还有受访者建议,管理部门应该经常组织协会负责人培训学习、对成功社团组织的参观考察,协会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做好对外交流,提供自身素质,对外树起协会的良好形象,协会可以积极与企业对接,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如果追求经济效益,那请注册经营企业单位。”该人士表示。 ◎健身误区 想上年纪再健身 很多市民认为,健身是上了年纪的事,年轻人不用健身,等三四十岁以后再去做吧。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各运动圈子里活跃的人群,以35岁以上居多,年轻的少。 刘要荣认为,全民健身的观念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非要给健身划定年龄阶段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全民健身应该从年轻人抓起,从学校抓起。兴趣很关键,很多人是因为小时候培养起来的兴趣,才会一直坚持下去。真要等到年老了才去健身就晚了,容易受伤。 别人玩啥就玩啥 如今,广场舞、健美操、骑行、游泳、徒步、跑步、瑜珈等健身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蜂涌而出,但健身到底该玩什么,哪个项目适合自己?好多人并不清楚,只是看到身边的人玩哪个项目,就跟着玩哪个。 “好多人陷入了从众的误区。”致远跑吧奎文大队负责人王建强表示,很多市民健身的方法不同也决定了选择项目的不同,其实他们忽略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什么样的健身项目才最适合自己,别人跳舞我也跳舞,别人骑行我也骑行,坚持不了多久忽然发现不适合自己了就放弃了,“徒步和跑步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想跑就跑想徒就徒,还不扰民,所以现在约徒、约跑的人较多”。 暴走徒步群的黄继慧说,目前徒步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但好多人就三分钟热度,时间不长就消失了,或者过度追求速度、距离,这样长年累月会对骨关节造成损坏,造成负面效应。 缺少专业的指导 对于大多数健身者来说,并非科班出身,缺少运动健康学、运动营善学等系统细致的引导,导致易出现伤病。 致远跑吧潍城大队负责人李建军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健身者正是缺少专业的指导,他长期长距离跑步也感觉到应该定期接受专业知识培训,接受一些新的理念,“但潍坊这种讲座太少了”。 文/图 本报记者 齐英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