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风筝之爱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妈妈患癌,她说不上大学了
30名留守儿童收到大礼包
2015年08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妈患癌,她说不上大学了
  ◥姜晓义(左)和姜晓娜在医院照顾妈妈。



昌邑姜晓义收到录取通知书,但学费和母亲治疗费至今没着落
  十年前,昌邑市卜庄镇后河村姜晓义的爸爸患肺癌去世,坚强的妈妈姜桂营靠着打工、种地独自抚养两个女儿。如今,大女儿姜晓娜正在曲阜师范大学就读,小女儿姜晓义也凭借611分的成绩拿到了山东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幸的是,在通知书送达的第二天,姜桂营就被查出乳腺癌晚期,接着动了手术,治疗费和姜晓义的学费让母女三人一筹莫展。为了让妈妈得到更好的治疗,姜晓义想要放弃上大学。
母亲查出乳腺癌 姐妹俩悉心照料
  8月10日中午,在昌邑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病房里,姜晓娜和姜晓义姐妹俩正忙着给妈妈喂饭、喂水,尽管红红的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这几天来疲惫、心疼、绝望五味杂陈,但在妈妈面前她们始终带着微笑。她们的妈妈姜桂营今年52岁,几天前被确诊患有乳腺癌,刚做完手术,躺在床上不能动。
  这对姐妹中姜晓娜是姐姐,今年22岁,在曲阜师范大学就读,开学就要读大四了;妹妹姜晓义比姐姐小3岁,刚以611分的成绩被山东财经大学录取。在她们年幼时,爸爸外出打零工,妈妈在家种地、做家务,一家人的生活虽清贫却温暖。2004年前后,爸爸忽然被查出肺癌,这个家庭开始被阴霾笼罩。为了给爸爸治病,家里欠下了几万元债务,虽然家人想尽了办法,还是没能留住爸爸。
  对正常家庭来说,十年可能一晃就过去了,但对姜桂营母女三人来说却非常难熬,回忆起过去的心酸,姜桂营的眼泪不由自主地从脸庞滑落。
两年前已感到不适,女儿收到录取通知书才说
  丈夫去世后,家人都劝姜桂营再成个家,但她坚决不肯。“家里都是女孩,与外人一起生活很不方便,再大的困难挺挺就过去了。”姜桂营找了一份在印花厂叠布的工作,这份工作要三班倒,劳动强度比较大,往往下班回到家她就累得爬不起来。但即使辛苦,她每个月只能赚到1000多元,要供两个女儿上学显然不够。“除了种着我们娘仨的地,亲戚家的一些地我也揽了过来,能挣一点是一点。”姜桂营说,总共5亩多地她一个人种着,上完班她还要一个人去除草、打药,收了玉米和小麦卖了给女儿攒学费。
  看到妈妈掉泪,站在角落里的姜晓娜忍不住偷偷抹起了眼泪。
  其实,早在两年前姜桂营已经感觉左侧乳腺疼得厉害,但她一直以为是干活累坏了,只要歇歇就没事了。“实在坚持不住了,我就去拿点止疼药吃。”姜桂营说,在女儿面前,她从没表现出身体不适的样子。
  直到今年8月4日,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家里,姜桂营才跟女儿说起自己身体不舒服,想到医院看看。第二天,大女儿陪着妈妈去了医院,通过检查,姜桂营左侧乳腺被查出有癌变迹象,必须住院治疗。8月8日手术完成,检查结果显示姜桂营已经是乳腺癌晚期。
  “做完手术后,妈妈总是问花了多少钱,我们都跟她说没多少。”姜晓娜说,在妈妈心里,她宁愿自己不治疗也要省下钱给妹妹交学费。
为了省钱方便照顾母亲,妹妹报考了省内院校
  20岁左右本是爱玩、喜欢打扮的年纪,两个女儿却穿着朴素的旧衣裳,这都是妈妈从大集上买来的。
  妹妹姜晓义从小学习成绩好,她一直梦想着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上大学。今年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凭借高出一本线49分的高分,她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但她选择了离家近的山东财经大学。虽然她对家人说选择报这所学校是因为财会专业好就业,但姜晓娜心里明白,妹妹是为了离家近点好照顾妈妈,更为了能省点钱。“她能上‘211’学校,但她没报。”说到这里,姜晓娜的眼泪夺眶而出。
  在妹妹眼里,姐姐的大学生活也过得让人心疼。靠着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姐姐一直读到了大三,每个月生活费都控制在400元左右,比她的同学少了一半。睡懒觉、逛街、上网是大多数大学生的“必修课”,但这些都与姜晓娜无缘,除了正常上课,她不是在打工,就是在图书馆学习。
  大学里姜晓娜学的是法律专业,即将参加司法考试,眼前正是考试前最后攻坚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加紧复习,姜晓娜心里也非常着急。“争取在毕业前拿到司法证,找工作时就能多一份重要的筹码,也才能为妈妈后续治疗赚到钱。”姜晓娜说,在陪床期间她也要抓紧复习,希望能找一份好工作。
除去报销部分 还需十多万元
  这么多年,母女三人能坚持到今天少不了亲戚的帮衬。“我的学费都是姑姑、舅舅帮忙凑的,现在妈妈病了,妹妹还要上大学,真的走投无路了。”姜晓娜说。
  姜晓娜告诉记者,当年为了给爸爸治病,家里欠下了几万元债务,妈妈赚的工资还不够交她们两个的学费,家里没有一点积蓄。“光做手术就花了一万多元,现在每天都要花一千多元,医生说还要在这住十多天。”姜晓娜说,以后妈妈还要化疗,她大致算了一下,除去新农合报销的部分,她们还要承担十多万元。
  “妹妹说她不上了,要回家照顾妈妈。”姜晓娜哭着说,妹妹不敢跟妈妈说,因为供她们上大学是妈妈毕生的心愿,妈妈要是知道了,宁可不治病也会供妹妹上学。
  如果有愿意帮助他们的爱心企业及市民可拨打公益活动电话8196199进行咨询。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晓晴张身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