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凤义 (当事人提供) |
|

|
|
8月18日,一位特殊的读者给记者打来电话,讲述了一个心酸的寻亲故事。他叫朱凤义,河北青县人,今年62岁,原姓孙。1959年4月,他和弟弟随母亲乘火车去哈尔滨投奔亲戚。走到河北青县站时,他下车上厕所,赶回来时火车已启动,从此失去了亲人的消息。他推测老家在潍坊、青岛一带,几十年里,他来过潍坊30多次,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母亲,为她尽孝,希望好心人能提供线索。 河北青县火车站离散 8月18日上午,朱凤义向记者讲述了他辛酸的漫漫寻亲路。他大约出生于1953年,父亲姓孙,他的乳名叫小三,弟弟乳名叫小四。他刚记事时,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带着他和弟弟艰难度日。母亲先带着他和弟弟去姥姥家,跟着舅舅生活了几年,后来又打算去投奔哈尔滨的一个远房表姐。1959年清明节前后,他和弟弟随母亲踏上了去哈尔滨的火车,行驶到河北青县站时,他下车去大便。然而,当他匆匆赶回时,火车已启动,他就这样再也找不到母亲和弟弟。后来,他被青县一户朱姓人家领养。 朱凤义的很多记忆比较模糊,他推测他的老家在潍坊、青岛一带,他家是平原,周围没有山,也没有丘陵。村里有一口很深的井,村边有两个大湖,进村的地方有条河。他们村叫“小沟店”,姥姥在“店子村”。那时姥姥已去世,他有两个舅舅,1959年时大舅还没结婚,二舅已婚。他还有个姑姑,姑姑家有两个孩子。他还找到了一张上世纪50年代的火车时刻表,查到当时路过青县的火车有两趟,根据他当时的下车时间推测,他和母亲乘坐的可能是青岛出发的那趟火车。 来潍寻亲三十多次 和记者聊天时,朱凤义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几十年了,他一直思念亲人,尤其是对母亲,总怀有歉疚之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找到老家。因此,这几十年里,他到过潍坊30多次,骑着自行车走遍了潍坊的每个县市,也多次去青岛走访,甚至连周边的临沂、莱芜等地都走访过,可一无所获。 朱凤义说,根据青县公安局的相关信息,1963年,曾有两个表哥到青县找他,接待两位表哥的民警叫王世信,但王世信对此事封口不言。后来,王世信退休,联系不上了。 18日下午,记者联系潍坊市地名办得知,安丘凌河镇有个叫“小沟村”的地方,它的东北方向约5公里处,有个“牟家店子村”,跟朱凤义记忆中的家和姥姥家相似。 记者又联系了安丘市凌河镇政府得知,当地有“前小沟村”和“后小沟村”,也有“牟家店子村”。而在前小沟村,有姓孙的住户,当年村前的确有一条河。而据村里老人讲,当年村里的确有孙姓人家举家搬去了东北。 市地名办工作人员说,除安丘凌河镇外,潍坊有多个店子村,查找起来比较困难,盼知情人向老人提供线索。 本报记者 赵春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