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娜娜:要做最“专业”的义工 |
2011年加入潍坊爱心义工,每一次走访她都用心做到最好 |
|
|
◥任娜娜在助学走访调查。(资料图) |
|

|
|
2011年毕业后,任娜娜回到家乡潍坊,成为潍坊爱心义工的一员。今年28岁的她,担任潍坊爱心义工助学部管理人员。为了更好地做好义工服务,她参加了2014年社工考试,并考取了助理社会工作者资格,为日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奠定了基础。 关爱舒伟亮 帮他打开心理防线 2012年初,任娜娜第一次走进潍坊爱心义工长期固定关爱对象舒伟亮家里,在这个贫困家庭中,没有妈妈温柔的呵护,没有爸爸坚强的臂膀,没有儿童的欢声笑语,只有年迈的奶奶为孙子撑起的小小的却又伟大的保护伞。 义工们已经关爱了舒伟亮很长时间,给他买生活必需品、辅导学习、教导生活常识,可这个11岁的孩子用他内心筑起的防线排斥着这些笑容和关爱。他不爱学习,有点叛逆,却摞起好几个凳子踩在上面帮奶奶清理烟道,那一瞬间感动定格在了任娜娜的心里。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的舒伟亮来说,能够理解奶奶的艰辛,懂得如何心态平和地跟奶奶相依为命,这就是他的闪光点。 任娜娜决心要给舒伟亮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尽量弥补他缺失的亲情。她和义工们请心理老师对舒伟亮进行心理疏导,请不同性格的老师给舒伟亮辅导功课,请不同年龄段的朋友和他沟通。无论刮风下雨,她和义工们每个周末都坚持去看望舒伟亮,想尽一切办法帮他往好的方向改变。任娜娜肯定他、赞美他、引导他,仔仔细细记下舒伟亮成长的点点滴滴,有他的进步,也有他需要改善的地方。 那个邋遢的舒伟亮慢慢在学习主动打扫室内卫生,自己把脸洗得干干净净,把衣服收拾得利利索索,按时到校好好学习。时光在爱心中流淌,现在的舒伟亮已经学会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出门去买生活必需品。 照顾周连收 定期陪他康复训练 由于患先天性脑瘫,周连收只能用手和膝盖爬行,平时吃饭、喝水,倒屎倒尿都得靠家人帮忙。虽然好心人送他一辆轮椅,但他自己爬不上去。 从2012年起,任娜娜和义工们定期陪周连收去做康复训练,教他学拼音、写字、画画。现在的周连收已经能与人用写字和拼音交流,还能把走过的风景画下来。周连收清晰地记得任娜娜和义工们每一次去的日子,会在义工们给他过生日的时候报出每一位义工的名字和生日。有一次周连收在纸上给任娜娜写道:你那么忙还有空来看我吗?她马上给周连收回复道:你那么坚强勇敢,你的微笑那么迷人,谁舍得不来看你。 在任娜娜看来,在志愿者的路上,关爱对象给予她的快乐感恩远远多于她的付出,关爱对象的快乐是她前进的动力。 助学活动是潍坊爱心义工的品牌项目,也是任娜娜特别喜欢的活动。由于任娜娜的出色表现,她成为了助学部的管理人员。为了把助学活动组织得更好,她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时时牵挂,时时关注,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个细节。 本报记者 周晓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