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i理财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新生代导演拍出潍坊味
推出产权贷
2015年08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代导演拍出潍坊味
仪修磊想通过影视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潍坊
  仪修磊



  在高密市,也有一位土生土长的新生代导演——仪修磊。在他手里,不管是短片《应聘》《夜场男模》,还是电影《飞来的鬼子》等,从角色到场景,都带有浓浓的“潍坊味儿”。“我只想用影视作品来展现我们潍坊的风土人情。”仪修磊说。
从《疯狂的石头》得到灵感拍起短片
  “演电影不是背书,不用计较很多,表现出你的本色就好……”8月21日,在高密市高新区电商孵化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指导演员对词的仪修磊。这个早些年只是简单地帮助当地企业制作形象宣传片的仪修磊说啥也没想到,如今自己能成为一名作品众多的影视导演。
  “潍坊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高密亦是如此。早些年,我就办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不过从事的业务非常简单。”仪修磊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自己就有投资影视剧的想法。不过,请外来团队拍片投资巨大,不是小本买卖。就潍坊当地而言,有能力拍摄影视剧的公司几乎没有。“《疯狂的石头》上映大约是2006年,机缘巧合我在2009年又看了一遍。当时黄渤的一口方言让我印象深刻,也让全国人认识到了青岛人的魅力。当时我就冒出来一个想法,把潍坊方言融入到影视剧里是不是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仪修磊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就想,公司里各种拍摄器材、设备都有,拍剧不是很简单的事吗?
  2010年,仪修磊重整旗鼓,在经营原来业务的同时,开始自己创作、招募演员拍一些情景剧和短片。看上去一切都很简单。
演员像背书,啥都得摸着石头过河
  拍电影可不像拍企业宣传视频那么简单,除了剧本、布景等,演员绝对是“老大难”。
  “拍的第一部短片是《应聘》,当时我自己简单创作了一个剧本,找的是高密当地的演员。真正开拍时才发现,拍片子不简单。”对于仪修磊而言,如何将本地演员的“接地气”与演员的专业性结合起来,是拍片之初的首要难题。“确实如此,我们的演员都不是专业的,也没有什么系统理论性的培训。拍出来的对白就像背书一样,了无生趣。”毫无头绪的仪修磊只能一遍遍喊“cut”。“后来自己也逐渐摸索到了一些东西,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最真实的展现,只要表现出自己,不做作、不矫情、不扭捏,片子呈现出来都会非常真实非常生活。”仪修磊将自己琢磨到的小技巧传授给每一位当地演员,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尝试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2009年时网络虽然还不是很普及,但短片《应聘》上传至视频网站10天左右后点击量达到了十几万。“当时有很多评论,大部分是在外地的高密人、潍坊人,有一条点评内容我记得很清楚‘高密的方言搬到屏幕上挺好’,我觉得这件事我得坚持下去。”仪修磊说,初次尝试让自己收获了不少惊喜与成绩感,也坚定了自己对日后影视创作的信心。
短片过把瘾电影将上映
  仪修磊随即开始尝试短片的拍摄,几年的时间下来,《夜场男模》《高密逗比青年》《高密全景区小苹果》等网上点击量达到了几百万。今年8月16日,仪修磊的第一部电影《飞来的鬼子》在高密惠影数字影城文体店举行了发布会及首映仪式。据悉,该影片将在9月初在各大网络院线同步上映。
  “《飞来的鬼子》是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潍坊莫言家乡电影献礼片。不仅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风情,还将时下比较流行的穿越元素融入到影片当中。”仪修磊告诉记者。
  历时四个多月的选角、两个多月的拍摄、五个月的剪辑,《飞来的鬼子》终于问世。而这部时长达120多分钟、选景20多处、聘请演员300多名的电影,仪修磊将成本控制在30多万元,算得上奇迹。
  如今,仪修磊已经与省内三家影视公司达成拍片协议,正在着手筹拍新剧。一家深圳的跨国影视公司也正在跟仪修磊洽谈,希望寻找合作的机会。不过,仪修磊却说,其实自己的理想很简单,那就是通过自己的镜头展现本地风土人情、大美潍坊。
       文/图 本报记者 魏慧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