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70大阅兵·潍坊视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70大阅兵·纪念胜利

第03版
70大阅兵·秋点三军
 
标题导航
支前模范
2015年09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前模范
  9月3日上午,吴德娟(左一)坐在阅兵车上准备受阅。(张祥芝提供)



  9月3日,家住寒亭区北美枫情小区的姜桂芝一早就打开了电视,静静等候阅兵仪式开始。为了陪伴老人,小儿子吴志强下了夜班赶了过来。8月20日,姜桂芝的老伴88岁的吴德娟作为支前模范,启程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他是我市受阅的唯一一名支前模范。
  老伴儿子守着电视
手机抓拍他的画面

  “我也很想去看阅兵。”姜桂芝笑着说,按照要求只能有一位男性家属陪同,考虑到几位儿女的工作,最后由女婿张祥芝陪同老伴去北京。
  姜桂芝说,老伴离家快半个月了,她很放心。“有专门的军医全程陪同,比在家照顾得还好。”姜桂芝说,而且女婿照顾人比儿子女儿还细心。
  说起父亲去北京受阅,吴志强感觉特别荣耀。“这是整个家族的光荣。”吴志强说,受父亲影响,他的儿子高中毕业到北京当了兵。
  上午10时阅兵式刚开始,姜桂芝就拿出手机,等待抓拍老伴出现的画面。儿子说老兵方阵过一会才能出来,她才放下手机。分列式开始,老兵方阵第一个受阅,镜头里很多老兵只留下了挥手示意的轮廓,但姜桂芝一眼发现了老伴。“看,你爸在挥手!”姜桂芝激动地说,吴志强也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幕。
因情绪激动而失眠
前一晚服半片安定

  3日晚,还在北京陪同吴德娟的张祥芝告诉记者,十几天以来,他的重要工作就是安抚老人的情绪。岳父一直惦念着在北京当兵的孙子何时来看他,而部队纪律严格,祖孙俩一直没见上面。随着阅兵日子的临近,岳父情绪有些激动。2日凌晨2时就醒了,他安抚了半天,老人勉强睡到4时。2日晚上睡前,医生给老人服了半片安定。
  “其实岳父来北京后闹过肚子,但没敢跟家里人说。”张祥芝说,幸好老人身体恢复得不错,医生每天进行四次体检,根据身体情况及时诊治。
  3日早上8时30分,支前模范集合准备出发,吴德娟穿着部队为他量身订制的阅兵服精神抖擞。张祥芝告诉记者,老人一回来就说“我看到天安门了”,情绪很激动。
  吴德娟说,自己没做过什么重大贡献,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了他,没有忘了老兵。  本报记者 周晓晴
人物档案
  吴德娟老家在栖霞县原苏家店乡吴家村,家乡驻扎着不少抗日队伍。1941年,14岁的他帮忙把募捐给八路军的东西送到乡里,看他这么小却热心为抗战贡献力量,乡里委任他为儿童团团长。后来,他又加入了少年先锋队、民兵队。1947年参军,参加过龙口战役、淮海战役等。解放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西藏平暴等,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1964年转业到寒亭区原固堤镇税务所工作,后调至寒亭区汽车第四运输公司,上世纪90年代离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