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片 |
|

|
|
专家表示家长要信任学校了解并理解教育,本着对各方负责的态度有效沟通 9月开学伊始,有些班级换了新任课老师,除了是学校正常的人事安排外,这其中不乏一些家长向学校反映,要求换老师的情况。其实每到学期末、开学初总能听到家长们在议论,要“抱团”找学校换老师。家长提出“换师”是否妥当,会有哪些不良影响?如果对老师不满意,该如何去调整? 本期嘉宾 潍坊市高新区清平小学校长 武际金 山东行知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孔屏 潍坊滨海国际学校小学部校长 黄蕾 潍坊八中校长助理 刘玉强
潍坊晚报·新教育推出“师说”栏目,邀请教育专家共同关注教育热点和相关事件。如果您有什么教育方面的困惑可以与我们联系。电话:15095104203;邮箱:15095104203@163.com。 家长莫以自己想法去评判老师 潍坊市高新区清平小学校长武际金表示,当前家长动辄找到学校,要求换掉某位老师的事情比较多,但他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理智的,他持反对态度。武际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大有异化成“办家长满意的教育”之风,学校过于关注家长的满意度,认为家长满意了,社会满意度才会提高。“家长可以向学校表达对办学、对老师的一些看法,但并不是每位家长的诉求都是正确的,一部分家长对某位老师不满意,可能另一部分家长又很满意这位老师,换掉后,一些家长满意了,但对另一些家长不公平。”武际金表示,真正懂教育的是教育圈里的人,教育圈子主要以学校和老师为主,如果办学总把家长诉求当第一,是在办外行人的教育。 武际金表示,更换老师是学校的事,如果家长找学校换老师成了风气,成了习惯,那就坏了,这会伤害到老师和孩子,打击老师的积极性。对孩子影响也不好,他会变得不尊重老师,同时也影响到亲子和家校关系。 “尊其师信其道。”武际金说,教育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只要学生满意、老师满意就行了,家长切莫以自己的想法去评判老师,认为老师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了孩子,那些指责老师的话最好不要说出来,可以私下找老师沟通。 关系重于教育,“这里的关系不是权势和金钱,而是沟通交流,理顺与老师的关系。”武际金说,加强沟通交流,有助于老师和家长之间形成和谐的支持关系,而真正的关系是换位思考,老师和家长之间目标一致,相互尊重信赖,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包容老师并进行有效沟通 山东行知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孔屏表示,家长动不动向学校提出换老师的做法非常不妥当,这会打乱学校的教学安排,严重干扰到学校的正常教学,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因为这是在客观强调老师的作用,忽视了引导孩子积极适应老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外归因”倾向,不利于孩子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同时,这种做法会伤害到老师,不管什么样的人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也是人,也会存在问题,家长因为老师存在问题就不谅解、不包容,直接给学校施加压力换老师,不利于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孔屏指出,一名老师不可能令每一个孩子和所有的家长都满意。作为家长,应该本着对孩子负责、对学校及老师包容的态度,首先要接纳老师,接纳老师的普通,接纳老师的问题,然后,努力和学校及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进行改善。当然,对于那些缺乏师德、没有基本教学能力的老师,在责令改正后仍然没有改变的老师,学校领导在充分的事实面前,可以将该老师调离教学岗位。 孔屏表示,现在的老师压力非常大,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因为孩子的状况百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师产生职业倦态。如果家长不能理解老师,一味地把责任推给老师,伤害的不仅仅是老师,还会伤害我们的下一代,让我们的下一代缺乏包容心和感恩心。 充分了解后可以适当选择 潍坊滨海国际学校小学部校长黄蕾认为,在现今学校教育资源不是特别均衡的情况下,家长对于更换任课老师的担心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不必过于担心。 “一些学校的老师教育教学水平还存在一定差异,学校在给老师分工时,会尽量考虑老师的专长、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尽量使每位老师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有的可能适合高年级,有的可能适合低年级,有的可能高低年级都适合。”黄蕾说,家长往往站在自家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校方是进行全盘考虑,因此家长的意愿不要过多地干涉校方,况且现今的老师特别是中青年老师,都是正规专业院校毕业,在师范院校里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对学生的习惯培养、心理关注以及因材施教等方面都有丰富的处理经验。当然,因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以及智力水平存在差异,家长在充分了解老师特点的前提下,也可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适当选择老师,不过这种选择应该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校和老师大局工作的前提之下。
让孩子学会适应不同环境 潍坊八中校长助理刘玉强表示,学校安排老师时都会想着人尽其用,让最合适的老师安排在最适合他(她)的班级,家长越来越多地对学校安排老师提出意见,这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分不开。 刘玉强指出,家长要相信学校,相信学校所有的付出就是要让自己培养的学生得到社会的承认。家长要了解教育并理解教育,一味地埋怨,一味地要求学校,倒不如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孩子适应现任老师。此外,家长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让自己心气平和,让孩子学会适应不同的老师。 当然,有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确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应当及时、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地向学校领导反映,把个别老师适度调整一下,这种适度的要求也是正常的,比如找更加负责任的老师,有爱心的老师,师德高尚的老师,教育教学好的老师,这一切都情有可原。 刘玉强认为,家长应及时与学校领导进行恰当的沟通,了解学校的实情、难处,不说不负责任的话语,尽可能达成共识,那是一种最佳的状态。“进行恰当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刘玉强说。 A16—A17版 本报记者 齐英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