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民生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干旱持续,九成市民关注节水
二次创业,他看好健康产业未来
2015年09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次创业,他看好健康产业未来
  徐升华演示生物电经络仪的使用方法。



徐升华的生物电经络仪在全运会上打出名声,产品已经生产到第四代
  今年40岁的徐升华,1999年从潍坊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怀揣梦想先后去了济南、北京,后又到济宁创业,并在那里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2007年,他回到济南再次创业,与朋友合作推广生物电经络仪。因为思念家乡,2013年,他把公司搬回潍坊。9月9日,记者来到潍坊生物医药园,倾听他的创业故事。
边工作边到山大“蹭”课,辞职装宽带赚取第一桶金
  9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高新区的潍坊生物医药园,徐升华正在公司内对着一台自家产的双模生物电经络仪研究。“这是个电疗仪器,主要利用电流疏通经络,对人体的跌打损伤、消炎消肿有很好的理疗效果,这已经是第四代产品了。”徐升华介绍道。
  随后,徐升华向记者聊起了他的人生故事。
  1975年,徐升华出生在安丘的一个小村子,清贫的农村生活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好习惯。“1999年毕业的时候正值中国青年报山东站招编辑,要到济南工作,我那个时候还没出过潍坊。有这个机会很珍惜,毕业当天就坐上火车去了济南。”徐升华回忆道。
  做了半年编辑后,徐升华深深感受到,自己还是太年轻,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便在山东大学的家属院里租了一间房子,一边工作,一边去山大的公共课旁听。“哪里有课我就去哪听,听了很多名教授的课,涉及各个方面,那段时间学到的东西到现在还受用。”徐升华对记者说。
  2000年下半年,徐升华得到去北京与人民日报社合作的机会。在北京,他依然做编辑,一待就是三年。然而,2003年他们的合作项目遇到了严峻困难,不得不放弃,徐升华无奈回到山东。
  回到山东后,徐升华决定自己创业,深思熟虑后,他接受朋友的邀请,去了济宁。“当时是跟济宁当地的一家运营商合作,推广宽带业务,我负责联系客户。”这是徐升华第一次创业,干劲十足。
  “那个时候的楼房都是多层的,没有电梯,所有的工具都是自己扛着上上下下。最难的是去楼顶铺线,没有楼梯的地方,只好人摞人上去,十分危险。”徐升华说。
  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虽然前期工作很辛苦,但是徐升华从中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更激发了他创业的热情。
  2007年,公司运行已上轨道,收益也很丰厚,然而不甘于现状的徐升华决定回到济南,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
成为创业大学第一批学员,在那学习知识结交朋友
  回到济南的前半年时间,徐升华并没有立即投入新的行业,他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选择一个合适的行业远比迅速投入一个不太熟悉的行业重要。就在他四处探索的时候,一个研发生物电经络仪的朋友找到他,想和他一起推广。
  在仔细了解仪器后,徐升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果断接受了朋友邀请,拿出自己的积蓄在繁华地段租了一间店铺,卖起了生物电经络仪。万事开头难,最初徐升华的仪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他的店铺很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
  “2009年,济南举办全运会,全国各地的优秀运动员都来了,运动员们难免有个跌打损伤的,我的仪器就派上用场了。”于是,徐升华带着他的生物电经络仪去了全运村,免费给运动员们提供服务,得到了运动员们的一致好评,徐升华和他的生物电经络仪因此打出了名声。
  随着年龄增长,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徐升华越来越思念家乡,和妻子商量后,2013年,他们决定回到潍坊,并先行将公司搬到了潍坊生物医药园。今年3月,他们全家也搬了过来。
  2014年,徐升华成为潍坊创业大学第一批学员,今年又当选为创大同学会高新分会的秘书长,他说:“创大提供给我的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在那里我不但能定期学习到各种专业知识,还结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的创业者,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共同的目标,在工作中能互相提供帮助,这是在其他平台都做不到的,对于我来说也是极其宝贵的。”
  对未来的憧憬,徐升华充满信心。“健康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我要做一个健康平台,不仅仅是可以做电子商务,还可以做论坛,特别是互联网+健康产业。”他说,他最崇拜的企业家是华为的任正非,“我要以他为榜样。”
   文/图 本报记者 孙永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