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CFP供图 |
|

|
|
其车改全面完成,涉及140个参改单位安置2000多人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发布会上表示,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央国家机关车改已全面完成,共取消车辆3868辆,都已规范处置,收入已上缴国库,各省区市已基本完成车改总体方案制定。 进程 中央国家机关压缩车辆达62% 连维良介绍,公车改革全社会都非常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去年,公车改革方案出台以来,总体进展顺利:进度符合预期,节支效果好于预期。进度符合预期就是中央国家机关140个参改单位,截至目前公车改革已经全面完成,已经取消了3868辆公车,而且都已经规范处置,收入已经上缴国库。涉及的参改人员接近5万人,压缩的车辆达到62%,安置司勤人员两千多人。
难点 地方车改遇到具体困难和问题 针对记者提出的“公车改革难点和阻力在地方会比较大”的问题,连维良表示,今年上半年,地方在上报改革公车方案的时候,确实遇到了很多很具体的困难和问题。因为地方的情况比较复杂,很重要的是公车改革之后公务出行更多要靠公共交通来保障,但是对地方来说,特别是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它的公共交通的保障条件是比较差的,而且有些地方可以说没有公共交通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车改,确实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实现公车保障形式的转换,同时又要服从于发展,服务于工作。
目标 年底前地方公车改革基本完成 连维良说,今年上半年车改领导小组对基层反映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研,认真的研究。最后对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执法执勤车的问题,基层领导干部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到一线处理实际问题用车保障问题等,找到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地方公车改革的一些突出问题可以说都有了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地方公车改革会加快。据了解,截至目前,各个省区市都已经制定了公车改革方案,有些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一些边远的地区、交通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我们也强调不追求进度,从实际出发,其他地方基本上都已经制定了公车改革方案。 连维良说:“截至目前,已经上报到国家层面的有20家,我们目前已经批复了16家。所以我们有信心在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地方的公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对地方公车改革方案的审批工作。”具体因为还要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单位,完全改完肯定还要一段时间,但是在年底之前可以完成地方公车改革方案的审批工作,这是进度符合预期。
效果 公车改革节支效果好于预期 连维良介绍,这次公车改革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公车改革后比公车改革前财政为公车保障的支出要减少,这是衡量公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当前测算的基础上明确节支率是不低于7%,现在的实际情况,中央国家机关初步测算节支率是10.5%,就地方来讲,已经审批的这16个省区市,平均节支率是7.88%,其中省本级的节支率更高一些,大致是11%左右。节支效果好于预期。 连维良表示,公车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处理好改革与服务发展和保障工作之间的关系,在某些特殊的方面,有些具体问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认真加以解决。
◎新闻链接 公车改革大事记 ●1994年 中办、国办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 ●1998年9月 国家体改委制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启动部分中央机关车改试点。 ●2010年 公务车改革被列入国务院廉政工作计划,全国先后有14个省份的部分县市实行了公车改革试点。 ●2011年 中办、国办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编制按每20人不超过1辆”以及“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1.8升(含)以下、价格18万元以内”。 ●201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提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2014年7月16日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中国公车改革全面推开。 ●2015年9月 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全面完成。 本报综合《北京晚报》、《法制晚报》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