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大视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战争法案”强行通关
2015年09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争法案”强行通关



  在以自民党为首的执政联盟强行推动下,日本参议院19日凌晨通过安倍内阁提交的“新安保法案”,法案宣告正式成立。根据这一法案,自卫队可在全球范围展开行动,日本战后“专守防卫”安保政策发生重大转变,这与日本“和平宪法”相抵触,并引发日本朝野及社会舆论激烈反对。对此,中国国防部表示,日方违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图谋加大海外用兵力度,引发国际社会强烈担忧。中方敦促日方深刻汲取历史教训,重视亚洲邻国安全关切,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多做有助于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的事。中方将密切关注日方下步动向。

新安保法“新”在哪里?
  ——新安保法使向海外派遣自卫队成为可能,允许日本向“应对国际冲突的别国军队提供后方援助”。此举冠以和平之名,却是对宪法规定的和平主义的践踏。此前每当要派遣自卫队,国会都要制定特别措施法。现在有了这项可以向别国部队提供后方支援的“恒久法”,则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向海外派遣自卫队。

  ——新安保法成为实现日本自卫队在全球范围展开行动的依据。日本防卫省官员说,通过灵活运用安保法,无论是给日本的和平与安全造成影响的事态,还是并未直接与日本有关的国际纷争,“都可以以后方支援的形式将自卫队派遣到全球任何地点”。具体表现为,《武力攻击事态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存立危机事态”作为行使条件,规定即使日本没有直接受到武力攻击,只要与日本有密切关系的他国受到武力进攻、日本存亡遭到威胁、并且没有其他恰当的应对手段时,自卫队可以行使武力。

  ——新安保法将活动范围扩大为“正在发生战斗行为的现场以外”,援助范围包括提供武器弹药、为战斗机加油等。日本《联合国维和行动法》进行了修改,自卫队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驰援护卫”等,原本只限于自身防卫的武器使用标准也被放宽,允许自卫队执行维持治安任务。

  ——旨在朝鲜半岛有事时允许自卫队向美军提供后方支援的《周边事态法》更名为《重要影响事态法》,删除了日本周边这一地理限制,南中国海被纳入范围,援助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军队也成为可能。
  抗议者众   表决在一片反对声中强行通过
  为阻止法案通过,日本在野党陆续向参众两院提出了包括首相问责决议案、内阁不信任案等7个决议案,但都因执政联盟占据多数议席遭到否决。
  最终投票表决前,主要在野党代表分别陈述了对安保法案的反对意见。民主党参议员福山哲郎说,安保法案违反和平宪法,其作为战争法案的性质毋庸置疑。维新党参议员小野次郎说,政府答辩内容缺陷很多、前后矛盾,若法案通过,预计在全国范围内将提出诸多对该法案违宪的诉讼。日本共产党参议员小池晃批评说,安保法案明显违反宪法,强行表决通过法案罪恶深重,为日后埋下巨大祸根。他提醒国会议员回想84年前的“九一八事变”,强调要铭记当年日本侵略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苦难的沉痛教训。
  表决在反对派议员“法案违宪”的抗议声中结束。最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凭借参议院多数议席,表决通过了安保法案。
  数万名日本民众在国会外彻夜举行反对安保法案抗议集会。参加者表示,即便法案获得通过,他们也将继续进行抗议活动。
  安保法案包括1个新立法和10个修正法。新立法是《国际和平支援法案》,其实质即“海外派兵永久法”。根据这一法律,日本可随时根据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支援。10个修正法则统一打包为《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这些法律的修正要旨大多涉及行使集体自卫权、扩大自卫队海外军事行动任务和范围等内容。
      政策转向      日本彻底抛弃和平宪法
  以行使集体自卫权为核心内容的安保法案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安保政策最重大的转折,日本从此彻底抛弃和平宪法和“专守防卫”国策,安保法案也被反对者称为“战争法案”。该法扩大了日本自卫队海外军事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增大日本被卷入或主动参与战争的可能性,把日本拖入危险境地。
  根据新安保法,日本可随时根据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弹药运送、战机加油等后方支援,还可为他国军队运送核武器,自卫队可行使武力的范围从日本周边扩大到全球。
  日本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松井芳郎指出,以行使集体自卫权为核心的安保法案通过后,日本将追随美国更加积极介入地区和世界事务。安倍政权抛弃和平国家路线,势必也将对地区和世界局势带来深刻影响。

  安倍图谋  解禁集体自卫权,转变防卫政策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其“和平宪法”中强调只能行使“必要最小限度”的武力,奉行“专守防卫”国策。1972年,日本政府就“集体自卫权和宪法的关系”发表官方宪法解释,明确集体自卫权僭越“和平宪法”第9条。在“和平宪法”约束下,日本始终封禁集体自卫权,防务法律体系防御性特征明显,对海外派兵设有多重“安全锁”。
  2012年安倍晋三出任首相后,其政权图谋解禁集体自卫权,转变“专守防卫”政策,使日本成为所谓“正常国家”。安倍政权于2013年初成立专家会议讨论解禁集体自卫权,重构防务法律体系。根据专家会议建议,安倍政权于2014年7月以内阁决议形式,推翻1972年以来历代内阁对集体自卫权的官方立场,实施解禁。
  由于日本现行防务法律体系封禁集体自卫权,实际行使集体自卫权、向海外派兵面临诸多法理掣肘。于是,安倍政权依据内阁决议,对防务法律体系进行筛查,找出“绊脚石”,制订一系列法律修正案和新立法,并于今年5月将之打包提交国会审议。这些法案统称安保法案,旨在改造法律体系,使之适应集体自卫权。

下步动向 安倍将着手完成其最大夙愿:修宪
  安保法案通过后,安倍将着手完成其最大夙愿:修宪。根据日本修宪相关程序,修宪动议首先需要分别得到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三分之二以上议员赞成,因而明年夏季参议院选举成为关键。
  明年选举时,参议院242个议席中的半数将进行改选。目前,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参议院占据133个议席,其中自民党参议员48个席位、公明党参议员9个席位将在明年到期改选。目前在野党各党派已着手准备选举,若在野党能从执政联盟手中夺回至少13个席位,便会形成“扭曲国会”,扭转执政联盟掌控国会两院的现状,使安倍修宪动议存在不确定性。
  事实上,安倍政权不顾民众和在野党的强烈反对强行表决通过法案已使其形象严重受损。预计安倍内阁支持率会进一步降低。日本国内已经出现对安倍政权合法性的讨论。
  另一方面,安保法案激发的民众抗议运动被认为或将推动日本政治生态发生变化。此次反对安保法案抗议人群中,青年、中年面孔突出。在日本选举制度短期之内难有改观的情况下,日本学者期待此次反安保法案群众运动能够激发日本民众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