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我们的节日·中秋 |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中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胶东三面环海,数处口岸连接海外,腹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形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是开展游击战争的理想地域。八支队与七支队会师后,由于斗争形势的需要,1938年4月10日,接受了胶东同志的邀请,七、八支队指挥部率部队东进,与胶东部队合力,共同战斗,发展壮大抗日队伍。 谋发展,七、八支队合编后向东挺进 柳疃战斗失利后,鹿省三与七、八支队部分负责同志进行了沟通,认真分析了部队的情况,决定将两支部队合编,成立联合指挥部,然后拉到黄县、招远一带,开辟蓬黄掖抗日根据地。 在统一领导骨干认识的基础上,鲁东工委于1938年4月5日在龙池召集两个支队大队长以上会议,最后决定:成立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统一指挥两支队的行军、作战、训练等重大事宜。马保三任指挥,韩明柱任副指挥,鹿省三兼任政委,张文通任副政委。司令部参谋长李福泽,参谋主任马健生,政治部主任王一之,供给部主任翟绍先,卫生部主任王仪亭。指挥部下辖七、八两支队、直属特务大队和骑兵大队,立即东进平度、掖县、黄县地区。 会后第二天,指挥部机关的大部和七支队迁到潍河东岸。指挥部驻下营镇,七支队驻刘家圈,八支队驻潍河西潮海村。 4月7日,鹿省三回到瓦城处理烈士遗属和地方工作委员会等善后工作时,被混入七支队的坏分子枪杀。指挥部在下营举行会议,继续落实合编的决定,调整有关军政领导人员,决定由张文通继任政委。随即,部队离开昌邑向东进发。
用计谋,机智夺取黄县城受到欢迎 1938年4月中旬,队伍继续东上,数日后进驻掖县城。胶东三支队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在物资供应上给予很大支援。指挥部派赵修德跟随黄县三军三大队负责人仲曦东前去黄县城,与国民党县长王景宋谈判。双方达成指挥部和后勤机关驻进黄县城内的协议。 4月26日,七支队到达黄县城西北部的北马村时,王景宋撕毁协议,通知七支队不准进城。赵修德等带领部队直奔黄县城西关,在守卫城门的二支队战友们策应下冲进城,将县政府大院团团包围。 这时,韩明柱带领的八支队得知先前打入国民党杂牌武装内的王檐雨等同志突然被栖霞县国民党第五纵队刘万岭部逮捕,遂决定放弃招远城,奔赴黄县支援七支队。韩明柱果断指挥几名优秀射手占领大院四角的制高点,打死几名顽抗分子,吓得王景宋率部投降。这场战斗,缴获长短枪3000多支,弹药无数,还有汽车、摩托车等大批军用物资。七、八支队指战员无一伤亡。 当夜,刘万岭部得知七、八支队主力远去黄县,集中兵力向黄山馆突袭,妄图打掉七、八支队指挥部。这时,原单独活动在昌潍南部的七支队二大队前来会师,大队长何凤池亲率“大炮队”向敌人发起猛攻。刘万岭部猝不及防,溃不成军。指挥部乘胜派出骑兵迂回包抄,大获全胜,缴获长短枪百余支。指挥部和七支队二大队无一减员。 次日上午8时左右,八支队中队长杨成吉在韩明柱的命令下,穿上新缴获来的军装,乘新缴获的汽车赴黄山馆,向指挥部报告黄县大捷,并接指挥部进城。马保三急令部队整顿,带领指挥部机关列队进入黄县城,受到各界欢迎。
巧争取,龙口镇收编李、纪联合抗日 部队进城后,根据二支队同志介绍,指挥部决定争取龙口镇国民党政府的公安局共同抗日。于是派赵修德、李建梓等人前去联系。正巧,龙口公安局局长李梅生,系寿光籍人,正是赵修德、李建梓的同乡同学。 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主张和对待友军的政策了解后,李梅生当即表示愿意率部参加抗日游击队。同时,经李梅生出面做龙口海关水上警察队纪永芳的工作,龙口海关水上警察队和龙口公安局同时宣布起义,开赴黄县城,编入鲁东游击队。 七、八支队解放黄县、收编龙口武装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胶东军民的抗战情绪。许多胶东、昌潍的青年纷纷参军参战。部队很快发展到6000多人,钢枪5000多支。 根据韩明柱的建议,部队在黄县进行整编整训。整编后的部队仍由指挥部统率全军,马保三任指挥,韩明柱任副指挥,张文通任政委。指挥部下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直属特务大队、机炮大队、骑兵大队。指挥部下辖1、3、5三个区队。另外,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与此同时,进行了党员登记,建立各级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健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政治部出版了《前进报》,编印政治教材,大力提高部队的政治文化素质。后勤部开办被服厂、兵工厂,部队很快换上黄军装。兵工厂也造出手榴弹和迫击炮。这些成就,开创了山东人民抗战史上的先例。 建立蓬黄掖根据地 统一起义部队称谓 5月上旬,中共胶东特委副书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三军主席林一山等率领三军直属部队从文登、荣成、牟平一带来到黄县,与七、八支队会师。5月6日,平度县国民党顽固派张金铭纠集莱阳、栖霞、招远等县的土顽部队,兵分四路,进攻掖县。 5月12日,掖县三支队负责人张加洛赶到黄县城,向胶东特委汇报三支队四面受敌的紧急情况,请求军事援助。为了援救三支队战友,三军、三支队及七、八支队等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成立“胶东抗日联军指挥部”,马保三任指挥,林一山任政委,韩明柱任副指挥,赵修德任参谋长,宋澄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成立了“掖县前敌指挥部”,韩明柱、郑耀南分别任正、副指挥,张加洛任政委。 会后,韩明柱等率领三个大队的兵力连夜赶赴掖县。5月下旬,战斗在白沙打响,七、八支队从正面冲杀,三支队从侧翼进攻,一直将张金铭残部赶到高望山以南。其他土顽部队闻风而逃。这次战斗消灭敌人300多名,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 5月15日至l7日,黄县成立黄县抗日民主政府。接着又组织成立工、农、商、妇、学等抗日救国群众团体,使黄县成为当时山东省抗日活动最活跃的县份之一。 不久,日军一边派飞机轰炸县府驻地,一边派两艘炮艇进攻龙口港。七、八支队用迫击炮击沉炮艇一艘,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不久又协助掖县三支队和蓬莱县二路军的战友们清除了内部的叛逆,使蓬莱、黄县,掖县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这时,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为统一起义部队称谓,决定统一使用八路军游击队番号,撤消鲁东游击指挥部和第七支队番号,统称“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整编为三个区队和特务大队、骑兵大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