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抗日劲旅八支队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我们的节日·中秋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中秋
 
标题导航
西战清河,部队屡建战功
2015年09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战清河,部队屡建战功



  清河地区指小清河流域各县,即胶莱河以西,黄河与胶济铁路相夹的三角地带。1938年5月,中共清河特委建立,领导潍县、寿光、临淄、博兴、邹平、长山、周村、益都等县的抗日工作。这里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对坚持敌后武装斗争非常不利,但八支队根据山东省委指示,仍在这里同日伪军开展了数月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离家乡继续西上 焦家桥击溃土顽
  1938年6月,鲁东工委组织委员、鲁东游击队指挥部政委张文通长途跋涉,与成立不久的中共清河特委取得联系。  这时,山东省委撤消了鲁东游击指挥部和第七支队番号,将七、八支队统编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整编为三个区队和特务大队、骑兵大队。
  7月下旬,八支队告别胶东,挥师西进。回到昌邑西北部瓦城时,部队为鹿省三烈士举行了追悼大会。
  自从八支队离开寿光后,张景月便成了寿光县及昌潍西北部独霸一方的“地头蛇”。他听说八支队从胶东返回,十分害怕,一面调集兵马、沿途布防,一面威逼老百姓,称高粱熟后只准收穗,不准砍秸,妄图制造事端。
  为了团结抗日,马保三亲赴张景月司令部所在地潍北固堤镇,与张谈判。在马保三的努力下,张景月表示愿为八支队提供方便。马保三还义正言辞地谴责了张景月部虐待七、八支队战士家属和多次扣押我部队联络人员的行径,并警告此后不得发生类似的事件。在马保三的质问下,张景月答应了在八支队所经路线附近允许群众灭茬整地。
  谈判结束后,八支队的同志告别家乡,继续西上。部队途经寿光县境时分多路前进。八支队从大局出发,灵活应对,多次避开张部的挑衅,很快通过其“防区”。在临淄县苇子河一带,遇到前来迎接的中共清河特委书记霍士廉等。
  这时,中共山东省委已改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八支队根据清河特委的意见,到邹平、长山一带配合清河三支队开辟清河根据地。同时,等待边区省委指示,伺机过铁路进军鲁中南。当先头部队到达桓台县卫固附近时,与一股日伪军正面遭遇。八支队指战员与敌人血肉相搏,毙敌数十人。战斗结束后,部队在卫固街与清河三支队会师。
  三支队副司令员杨国夫向韩明柱等通报了清河地区抗日斗争形势,制订出协同作战计划,准备消灭敌人。
  9月的一天,邹平、长山、桓台一带的王尚志、李笑文、宋雨田、张景南、高竹军、杨湘南、张景鲁、周胜芳八个土顽队伍的所谓“司令”聚集在长山北部的焦家桥村开会,妄图联合袭击八支队。指挥部得悉后,立即与三支队取得联系,决定由韩明柱率领一区队为主力,由三支队配合,长途奔袭焦家桥。部队速战速决,将八股杂牌土顽部队一举击溃。其残部逃往小清河北,从而改变了三支队腹背受敌的局面。

日军报复性扫荡 韩明柱英勇殉国
  焦家桥战斗后,八支队留少量部队防守小清河一线,其余部队挥师南下,直逼张店、周村之敌。
  11月上旬,八支队多次派出侦察人员,摸清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和活动情况,八支队决定夜袭周村据点。指挥部事先挑选部分指战员,化装潜入城里,作为内应。
  11月16日黄昏,部队首先切断敌人电话线,炸断车站附近的路轨,佯攻车站,牵制站内之敌。事先潜伏到城内的部队按照原定部署,杀掉城门哨兵,打开城门。
  主力部队迅速进城,对日军据点围攻。据点内的敌人龟缩在碉堡内,不敢出来。八支队乘机捣毁了日军的特务机关,砸烂了“维持会”,带着俘虏撤出周村镇。
  这次战斗,在胶济铁路沿线日伪军中引起很大震动和恐慌,同时也使广大抗日军民受到极大鼓舞。
  周村之敌遭袭击后,迅速增加了守备力量,并死守据点。入冬以后,田野空旷,增兵后的周村日伪军,开始对八支队活动的地区进行报复性“扫荡”。此时,八支队还未与省委取得联系,在原地待命。
  1938年11月29日,一股日伪军窜到蒙家庄一带烧杀抢掠。前方指挥部的韩明柱立即带领部队杀向蒙家庄,同敌人展开了近距离激战,击毙了数十名日伪军。
  从周村城开出来接应的一支日军骑兵也被八支队后续部队阻滞。韩明柱带领战士与敌人对峙,双方相距约100米。韩明柱等匍匐在一片坟地,双方进行着激烈的射击。部队几次攻占未果,韩明柱见状,亲自接近敌人,夺取敌人机枪,不幸中弹,以身殉国。
  韩明柱的壮烈牺牲,给八支队带来巨大的损失。他对八支队的组织建立、军事训练、作风培养、战斗指挥等多方面,都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的牺牲对于八支队广大干部、战士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八支队决定,必须尽快靠近省委,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整饬全军,振奋军心。
阵地战开创先例 接受山东局领导
  12月,天气渐冷,部队与边区省委仍未取得直接联系。指挥部决定,主力部队仍在邹平、长山南部,指挥部机关带几个大队移驻小清河南岸刘田坞、陶唐口一带,收买土布,赶制棉装,准备过冬。就在这时,日军对清河根据地发起了较大规模的“扫荡”。
  一天下午,一支日伪军突然袭击指挥部驻地刘田坞,从三面包围过来。五区队十一大队担负起阻击敌人、掩护机关转移的任务。新任队长张玉坡率领全队战士正面冲向南来之敌,顶住了即将合围的敌人。机关人员刚刚转移,十一大队的指战员们便被日军火力封锁在刘田坞村南的一段路沟里,同敌人展开阵地战,张玉坡壮烈牺牲。战斗进行了两个多钟头,直到黄昏时分,十一大队指战员才在夜幕掩护下,冲出敌人的重重包围。这在当时,能在平原地带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短兵相接,坚持战斗两个多小时,并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是十分了不起的,开创了清河地区与日军进行阵地作战的先例。
  在此期间,八支队还配合清河三支队的战友们在益都城北水渠村、临淄城北岳家庄、长山城北司家庄等地与日军进行过多次激烈战斗,胜利地粉碎了敌人对清河地区的“扫荡”。
  12月上旬,原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林浩等率领四支队的一个团,从鲁南来到邹平,代表上级党组织对八支队指战员进行慰问。为了加强对山东抗战的领导,党中央已指示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建为山东分局,并派张经武等同志带领一批干部来到鲁中,正在筹建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分局指示,八支队速过铁路南下,参加创建沂蒙山区根据地的斗争。
  12月中旬,部队经过紧张的思想动员和整顿后,告别了清河,从淄河一带趁夜穿过胶济铁路,沿淄河急速南下。部队到达朱崖、太河一带时,受到中共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等负责同志的欢迎和慰问。从此,这支迎着抗日的烽火揭竿而起,在鲁东、胶东大地转战一年之久的人民抗日游击队,变成了正规的八路军,成为活跃在山东抗日战场上的一支劲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