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国庆
 
标题导航
TPP协定达成,对中国影响有限
2015年10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TPP协定达成,对中国影响有限
  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左五)和参加TPP谈判的各国贸易部长出席记者会。
  CFP供图



生效前还需经过正式签字和各国国内法律程序


  由美国主导,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等12个国家参与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于当地时间10月5日达成一致。本轮TPP谈判于9月30日在美国亚特拉大开始,原定于10月1日结束。但由于各方未能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业原产地规则和制药业知识产权保护三大关键领域达成共识,谈判被迫延期。据悉,协定达成后,还将面临多重挑战。

12个国家已达成TPP协定
  TPP协议由美国主导。TPP谈判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所有12个谈判参与国一起决定的领域;二是诸如某种物品关税减免等双边磋商领域。12个谈判参与国,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智利、墨西哥、马来西亚、新加坡、秘鲁、越南和文莱。其中美国和日本经济总量巨大,所有参与国加起来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则达到了40%。
  自2008年美国正式加入TPP谈判后,一直致力于推动TPP达成协议,借此制订自由贸易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规则。TPP首轮谈判于2010年3月1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参与者为当时的8个成员国。此后5年,协定磋商的成员国逐渐增至12个,但一些争议使谈判一直陷入僵局。
  今年9月30日,12个亚太国家的部长级贸易官员齐聚美国亚特兰大,就TPP协议再次磋商。会议原定10月1日结束,但由于谈判各方未能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业原产地规则和制药业知识产权保护三大关键领域如期达成共识,会议被迫延期。10月4日,有关TPP的协商出现了新的进展和契机,美、日等国之间的汽车贸易协议基本完成,在垄断性制药公司应该被授予多长的保护期方面也取得突破。12个谈判参与国一致通过了协定。

协定达成后还面临多重挑战
  协定达成后,还将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批准关”。TPP协定需完成各国的立法或批准程序后方能生效。12个国家政情各异,审议这份协定将面临政党之间、利益团体之间复杂的政治博弈。
  以美国国会为例,不少民主党议员批评这项协定将使美国丧失更多就业机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削弱环保意愿。包括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奥林·哈奇在内的一些共和党议员则对协定内容感到失望,认为美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作出过多妥协。美国一些劳工组织和环保组织也对TPP持明确反对态度,多次抗议示威。按照程序,美国国会要到2016年才会开始审议这项协定,整个过程也要数月时间。此外,加拿大本月中旬将举行联邦议会选举,届时产生的新政府是否认可现有谈判成果也还未知。
  其次,TPP协定可能造成新的不平衡和不确定性。在TPP谈判参与国中,既有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文莱、越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少专家指出,TPP要求显著地减少贸易保护,限制对外国投资者的监管,对政府采购采取所谓机会均等原则,并对金融自由化设立高标准,超越了不少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很可能超出了它们本国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罗斯福研究所经济学家亚当·赫什近日也联合撰文指出,TPP协定的谈判过程有很多大型商业游说集团的身影。从专利药品垄断权、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等内容来看,美国主导的TPP协定实际上已与“自由”贸易无关,而更多是关于“人为操作”的贸易——由主要受益者挑选有利可图的公司和产业。
解读
什么是TPP?涉及哪些国家?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最初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文莱于2002年开始酝酿并于2005年发起,其最重要的特点是相互取消关税。由于最初参与方经济体量较小,这一协定原本少人关注。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提出要创建一个高标准、更广泛的地区合作协定,此后热度渐高。澳大利亚、秘鲁、越南、日本等国在此后几年陆续加入。
  TPP协定包含大量法律条款,包括投资、服务、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工、环境等30个章节,其中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业原产地规则、制药业知识产权保护是此前多轮谈判的主要焦点。经过激烈博弈,各方最终达成妥协,成功结束TPP谈判。依据协定,相关国家间约1.8万种商品的关税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减少或完全取消。
◎特点
全覆盖、高标准
  与现有一些多边自贸安排相比,TPP谈判的重点在于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并希望以此为样本重塑亚太乃至全球贸易规则,因此追求“全覆盖”和“高标准”是其显著特征。
  首先,TPP追求“全覆盖”。以往大多数自贸协定主要限于降低商品关税、促进服务贸易,而TPP不仅规定取消或降低商品关税,还涵盖投资、竞争政策、技术贸易壁垒、食品安全、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以及绿色增长和劳工保护等,覆盖领域之广远超一般的自贸协定。
  其次,TPP在开放程度上明确指向“高标准”。例如,TPP在环保、劳工、原产地和政府采购等方面包含了诸多高标准的条款。专家指出,这些高标准或许体现了国际贸易未来的某种趋势,但是考虑到TPP所包含的国家还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条款实际上超过了部分国家的现实情况和承受能力。
◎评价
对中国影响有限
  TPP谈判结束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中国尚未加入该协定,但未来不排除中国在适宜的时候提出加入。从短期看,该协定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形成某种程度的冲击,但从长期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多边贸易安排都无法将非协定国家和地区排除于国际贸易体系之外,否则其自身发展将大为受限。
  近年来,随着中瑞、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签署,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等试点不断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和亚太自贸区建设稳步前行,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呈现出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对外贸易开放格局。不少专家指出,TPP协定达成对中国的预期影响有限。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