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3版:安丘新闻·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服务做到老百姓心坎里
2015年10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做到老百姓心坎里
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实施多项惠民政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民众对心理、精神健康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关爱精神健康,呵护心灵家园”是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对社会、对市民的承诺。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着力抓好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康复、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救助等重点工作,服务惠民,帮助众多精神疾病患者恢复健康,用行动为全市广大精神残疾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蓝天,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连续三年被评为“潍坊市精神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并被评为安丘市文明单位。

医疗惠民,彰显为民情怀
  “关爱精神健康,呵护心灵家园”,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近年来,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始终把关爱和服务精神残疾弱势群体作为自己的准则,以“惠民、利民、便民”为目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了帮助更多患有精神疾病的弱势群体,安丘市精神卫生院实施了各项惠民政策。2015年,根据686项目要求,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共计为74名家庭贫困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共计3.5万元门诊免费服药补助和专项化验补助。为了救助精神病人安丘市残联和精神卫生中心共同完成了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2015年根据项目要求,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共计为10名家庭非常贫困的有残疾证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4000元/人的一次性住院费用补助,为111名家庭贫困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450元/人的门诊服药费用补助。
  市精神卫生中心积极开展关爱帮扶工作。安丘市各镇、街道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均成立了由居(村)委会干部、社区精防医生(护士)、民警、民政干事、助残员组成的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关爱帮扶小组,开展患者筛查和分级管理,定期交流、沟通患者康复情况。加大对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的帮困、帮扶力度,切实落实政府优惠政策,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庭有经济困难者,每逢重大节日给予一定物质及经济方面的补助,以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
  同时,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做好重点精神疾病排查、管理工作。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力度,改善重点精神疾病的医疗和康复服务,遏制精神疾病负担上升趋势,有效降低了精神疾病患者复发率、社会肇事肇祸率。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要求,为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目前已建立健康档案4065人。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排查行动,对排查出来的重性精神病人及时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病疾病基本数据收集系统,并纳入管理,每年对纳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4次随访,每次随访时都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收到了明显成效。针对有低保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除享受新农合报销外,还可以到民政部门进行二次报销。

品牌引领,打造精品医院
  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一家精神专科医院,主要承担着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工作。医院自2012年由凌河镇搬迁到关王镇后,所有器械均为新器械,医院设有MECT机、心理CT、大型X光机、睡眠脑电分析系统、美国进口脑电地形图机、生物反馈治疗机、音乐康复治疗机、超声治疗仪、体平衡设备等高端器械,医院不断更新器械,医院打算明年引进经颅磁治疗仪。同时医院不断科学规划科室分配,将精神科由原来的男病区、女病区改成了精神一科、精神二科、精神三科。去年10月份成立了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新增了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心理宣泄室。市精神卫生中心不仅着眼于自身发展建设同时注重基层队伍建设,多次组织乡村医生心理咨询培训和市直基层医疗单位培训。
  为打造康复护理品牌、心理健康服务品牌、精神卫生专业品牌,真正把为民服务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近年来,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全力实施优质服务,以品牌引领全院发展,大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管理创新,积极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模式科学转变,使医院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医院突出抓好医疗质量管控,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研投入与设备更新力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标准化管理”、优质护理等活动,提高医院诊疗技术水平,增强医院发展活力,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医院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结成了医疗协作医院,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协作。医院把特色专科技术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石,积极开展新项目。先后建立了临床心理科、康复科,积极筹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经颅磁刺激治疗室。精神科开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医院于2014年4月成立了我市首家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检验、心理治疗服务,收治各种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症、轻型及康复期患者。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接听市民热线,并开展了“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活动,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
  医院积极推广优质护理,开展特色康复护理服务。转变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患者实行“五心”服务,真正做到对病人的“细心、爱心、耐心、同情心、责任心”。为提高患者的生活技能、减轻精神残疾,让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医院开展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工娱治疗、出院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行为、学习行为、就业行为进行技能训练,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家庭及社会负担。
医者仁心,谱写奉献之歌
  近年来,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不断深化医德医风建设,积极传递正能量,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先进典型,精神卫生中心的王磊副院长是先进典型代表。
  王磊20年来一直是技术中坚,从建院初期即担任医生组长,继而是科室负责人、副主任、主任、业务院长,在职务的不断变动中,唯一不变的是自始至终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勤恳工作。王磊院长一贯对病员热情、负责,始终谨记一个医生的天职:一切为病人着想,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论是在病房还是在门诊,只要有病人来诊,总是热情接待,细心检诊,耐心解答,从不和病员及家属发生争吵,对于病人及家属一时不理解的问题,也好言劝慰。针对不同的病人,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面对病人热情诊疗,不分贵贱。在业务上他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爱读书、爱学习是王磊多年养成的习惯,他常年自费订阅多种专科杂志,并在院长的支持下率先创建了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测验室,开创了智力测验的先河。二十余年的工作生涯,王磊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的理念中,根本没有节假日这个概念,有的只是病人、值班这些词。他说:“你不能因为过节把病人都撵回家吧?所以,节假日对我们来说跟平常没有什么两样。”
  也正因为此,王磊自1997年起,连续十几次获得年度“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他们怀着医者仁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实际行动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了一曲曲无私奉献之歌。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玉芳 实习生 徐辛 本报通讯员 张学东王志龙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