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百家姓》节目寻访的与赵姓相关的两件传家宝均来自青州 赵姓是百家姓排名第一位的姓氏,在我国约有2500万人姓赵。在9月中旬,青州市博物馆接到安徽卫视邀请,前往北京录制《中华百家姓》赵姓专场节目,工作人员把馆藏的明代赵秉忠状元卷带到了拍摄现场,一同亮相的还有青州挫琴。10月8日晚9时10分,《中华百家姓》赵姓专场也如约与观众见面,不少观众透过屏幕一睹了宝物的风采。 状元卷和挫琴在青州可谓妇孺皆知 《中华百家姓》是一档文化娱乐性节目,节目形式是由赵姓的四位明星分成两队,在全国展开一场关于姓氏文化的寻根之旅。节目内容则分为姓氏传家宝、姓氏达人和姓氏英雄三部分。 按照《百家姓》(宋史)的顺序,赵姓排名第一,因此第一期节目为赵姓专场。现场邀请的明星嘉宾是著名主持人赵普和青年演员赵圆瑗。在姓氏传家宝环节,两支明星嘉宾队伍要分别在全国寻访与赵姓有关的传家宝,并带到现场进行比拼。巧合的是,两队在全国寻找的传家宝,均来自于青州市:一件是青州市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明代赵秉忠状元卷,一件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挫琴。两件传家宝一经展示,在现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现场的评委纷纷上台一睹了这两件传家宝的风采。 来此青州市的乔女士8日晚收看了这一节目。乔女士说,这两件文物在青州可谓是妇孺皆知,状元卷在青州市博物馆里可以说是镇馆之宝,而虽然会演奏挫琴的人不多,但是在青州市也是人尽皆知的一件乐器。“看着自己家乡的两件文物出现在电视上,展示给全国的观众,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与自豪。”乔女士说。 状元卷保存完好离不开传人的重视 节目现场,明代赵秉忠的十五代后裔赵俊杰现身,亲自把传家宝状元卷带来展示。 现场工作人员打开状元卷,卷中有万历皇帝朱笔钦批的“第一甲第一名”六个红色大字。据赵俊杰介绍,这份状元卷的前面部分是考生简历,记录了赵秉忠的曾祖、祖父、父亲的信息。“再往后是皇帝所出的题目,是帝王之心和帝王之政。”赵俊杰解释说,这道题目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做了帝王,这个国家应该如何治理,放在现在可以说是一个命题作文。 现场的嘉宾对状元卷也是发出连连赞叹,这份状元卷是现在唯一一份存世的明代状元卷,全卷2460字,并且卷中有多处标注经典语句的朱色句读批注,可见考生文采之精妙,思想之绝妙。 赵俊杰说,这份状元卷在赵家传了下来,依然保存完好,离不开家人对这份宝物的重视。“我的爷爷赵公焕斌将这份状元卷献给国家,之前他一直保存着。”赵俊杰说,当时全家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爷爷坚持没有拿状元卷去换钱补贴家用,最后父亲的一兄一姐也去世了。“卷子不能丢,这是爷爷用行动告诉我的。”赵俊杰说。 挫琴演奏博掌声 另一件亮相荧屏的传家宝是挫琴,青州唯一传人赵兴堂也将这件古老的乐器带到了节目现场。挫琴是青州当地的一件著名乐器,据传与荆轲刺秦王的典故有关。挫琴的琴身为半圆筒状,上面有许多琴弦,弹奏时用高粱秆进行演奏。 赵兴堂的家中,有一张其祖父赵彩云拿着挫琴的照片。赵兴堂就是凭着一张老旧的照片,和儿时对于挫琴的模糊印象,制作出了挫琴并将这件乐器传承下来。 在节目现场,赵兴堂与女儿一同用挫琴演奏了乐曲,挫琴发出的声音清亮淳厚,十分动听。“挫琴是用高粱秆来演奏,可拉可敲。”说着,赵兴堂用拉奏的方式,演奏了一首《茉莉花》,又用敲奏的方式演奏了一首《南泥湾》,让节目现场的观众为之惊叹,掌声不断。 赵兴堂表示,他没有学过音乐、不识谱,也从来没有学过木工,但是他还是将挫琴传承了下来。现场的点评嘉宾钱文忠教授表示,挫琴只有青州市才有,也只有赵家人在传承,这对于生活在青州的赵氏后代来说,是无比荣耀的一件事。赵兴堂说,赵氏祖先将这件乐器发明出来,他作为后人更要好好地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张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