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菲弗当地时间10月9日宣布,把201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其颁奖理由为:2011年突尼斯政局突变后局势恶化,该大会为促进突尼斯多元民主进程作出决定性贡献。此前呼声颇高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国务卿克里等均就此落败。 爆冷 “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获奖 诺贝尔奖官网称,“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由四个关键突尼斯公民社会组织发起:突尼斯劳工总联合会、突尼斯工业、贸易和手工业联盟、突尼斯人权联盟和突尼斯律师行业组织。这些组织代表了突尼斯社会的各行各业和不同价值观:工作生活和福利、法治和人权原则。基于此,突尼斯国家对话大会担任了各方调停者和突尼斯和平民主发展的推动者的角色。因而,诺奖委员会将201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该大会,而非授予4个独立的组织。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表示,突尼斯一度由于社会动乱和政治暗杀而濒临崩盘。“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在国家处于战争边缘的时刻,创立了替代性的和平政治进程,避免国家陷入内战。 诺贝尔委员会还表示,“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作出的努力,推动突尼斯建立起宪政体制,确保了全体人民的基本人权,不分性别、政治信仰或宗教信仰;希望诺贝尔和平奖可以鼓励突尼斯人民,一如既往地追寻全国团结。 另有报道指出,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的获奖爆出“冷门”。今年入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有205人和68个机构。此前呼声颇高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国务卿克里等均就此落败。 按照诺贝尔遗嘱,该奖是颁发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评委 鼓舞推动和平和民主的人们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菲弗主席表示,把这个奖颁给“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是希望这个奖“为突尼斯民主的保驾护航作出努力,成为中东、北非和世界其他地方推动和平和民主的人们的一种鼓舞”。 在诺贝尔和平奖公布后,突尼斯劳工总联合会秘书长胡辛·阿巴西说获得这个奖项让他受宠若惊,“对话大会领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这个奖项传达了一个信息:我们都应该放下武器,坐在谈判桌前。”
背景 推动国家和平政治过渡进程 2010年底,因一名失业大学生自焚引发的街头革命使享有“和平绿洲”之称的北非国家突尼斯政局突变。2011年1月14日,执政23年的总统本·阿里仓皇出逃沙特。因茉莉花是突尼斯国花,这次政权更迭也被称为“茉莉花革命”。然而随后突尼斯经济持续低迷,全国爆发多次大规模游行,议会一度停摆,该国四年间经历五届过渡政府、两次政治暗杀事件,多轮大规模社会风潮。 2013年夏天,突尼斯安全形势明显恶化,境内恐怖分子连续对多个省份的安全部队发起袭击,并有从边境向内陆地区发展的趋势,不断恶化的安全局势和不乐观的经济形势使国家处于内战边缘。以突尼斯劳工总联合会为首的4个全国性组织发起旨在解决危机的全国对话大会。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的召开,是突尼斯政治困局开始破冰的信号,推动突尼斯开始和平政治过渡进程。最终2014年10月后,突尼斯先后举行了议会和总统选举。 全国对话大会的作用并非仅仅体现在政治层面,也体现在社会经济层面上。在全国对话大会的影响下,突尼斯罢工数量大大减少:2011年有426起,2012年391起,2013年则减少到310起。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富有成效的生产环境。 ◎相关链接 诺贝尔和平奖“小知识” 诺贝尔和平奖共颁发多少次?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和平奖共颁发95次,19次未颁发。 之所以没有人获得和平奖是因为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规定:“如果候选的工作并不具备足够重要性,需将该奖金保留至次年。如果在次年仍不能颁发,奖金需存入基金会专用基金。”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少颁发诺贝尔奖。
多少人或组织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共有103个个人和22个组织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据统计,1901年-2014年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为61岁。 共有多少女性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在103个荣获和平奖的个人中,有16名女性。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是贝尔塔·冯·苏特纳,她于1905年因对和平运动的贡献而获奖。
最年轻和最年长的和平奖得主分别是谁? 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尤萨法扎伊。2014年,17岁的马拉拉·尤萨法扎伊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为了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最年长的获奖者是来自英国的约瑟夫·罗特布拉特,1995年获得该奖项时他已有85岁。
多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个人或组织有哪些? 国际红十字委员会获奖三次(1917年、1944年、1963年)、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获奖两次(1954年、1981年)。
有获奖者拒绝接受奖项吗? 1973年,越南政治家黎德寿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因越南和平协议谈判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黎德寿拒绝接受诺贝尔奖,因为他与基辛格于该年签署了一份停火协议,而战火在越南却仍在持续,直到两年后才停止。
诺贝尔和平奖可死后追授吗? 有一名获奖者在死后被追授诺贝尔和平奖,他是前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1961年,达格·哈马舍尔德乘飞机发生空难,因公殉职的一个月后,挪威议会诺贝尔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1974年以后,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规定:“诺贝尔奖不能被追授,除非获奖者是在诺奖公布后死去的。”
细数诺奖各奖项“异同” 诺贝尔奖目前分为6个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平奖以及经济学奖。其中,前5个是根据诺贝尔遗嘱创立的,于1901年开始颁发。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建行300周年时,为了纪念诺贝尔才出资增设经济学奖,次年开始颁发。 遵照诺贝尔遗嘱,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评定,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后来增设的经济学奖,瑞典中央银行也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来评定。 与这些奖项不同,和平奖由挪威议会任命的5人组成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评定。由于诺贝尔订立遗嘱时瑞典和挪威仍同属一个联邦,且当时的挪威议会推行更加务实的和平政策,所以把和平奖评定这一荣誉交给了挪威议会。 不仅“出身”和评奖方不同,这些奖项在各自领域的“地位”和权威性也有差别。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这3个科学奖项被视为科学界的顶级奖项。多年来,获奖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都对科学、生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人类的科学探索和改善人类福祉作出了贡献。 相比之下,文学奖、和平奖最容易产生争议。比如受各国文学作品语言和翻译水平等客观因素限制,文学奖候选人范围也就受限。一些在本国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相当成就的作家就这样与诺奖“擦肩而过”。 争议更大的是和平奖。这一奖项发展至今,政治色彩越发突出,近年来也屡有评奖结果备受争议。比如2009年,挪威的评选委员会选择了刚当总统未满一年的奥巴马,令舆论界哗然,瑞典甚至就评奖结果是否违背诺贝尔遗嘱展开调查。2012年宣布欧盟为当年和平奖得主时,记者席甚至传出响亮的嘘声。 专门研究诺贝尔遗嘱的挪威律师弗雷德里克·赫弗梅尔曾多次批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背离诺贝尔的初衷,称诺贝尔和平奖实际上已成了“挪威议会奖”。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