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明志
“想舒服点,没想到航空公司收‘伸腿费’了。”日前,前往加拿大多伦多的郭小姐抱怨,她像以往一样提前赶到机场,打算选紧急出口位置,让长途旅行舒服点,却被告知需要再付500元选座费。记者了解到,各大航空公司出发至国外远程航线普遍实行付费选座,国航、海航等公司甚至开始在国内一些航线推广。 (10月12日《新闻晨报》) 对于旅客来说,购买机票意味着已经付费,若再被收“伸腿费”,自然会感觉被“坑”。不过,从法律法规与市场交易规则角度审视,一些航空公司征收“伸腿费”,确无不妥。 去年6月份,国航曾推出收取100元选座费的动议,但因引发争议,最终不了了之。目前而言,航空公司该不该收这项费用,该按什么标准收,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角度,只要不存在与法律法规相背离的情形,享有自主经营权的航空公司就有收“伸腿费”的权利。 客观地说,“伸腿费”是航空公司市场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提供的一种差异化服务,符合等价、自愿交换的市场原则。尽管有部分旅客心生不满,但其却并不属于“霸王条款”。 综上,航空公司收取“伸腿费”的确有充足的理由。但除此之外,不得不说的是,即便收费方式不违法、不违规,决然不意味着航空公司就可以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忽略了对旅客合法权益的尊重。从这个角度来说,旅客的吐槽在于“伸腿费”背后的服务质量,并未得到相应提高。航空公司与旅客间存在不信任,旅客自然猜忌。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不能以不违法、不违规作为理由,在向旅客伸手要钱的同时,也得确保服务水平有提高。否则,旅客自然可以这样认为——一切不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前提的收费都是“耍流氓”。 市场化的环境中,航空公司和旅客是对等的关系,认清这一点是有效处理双方矛盾和纠纷的关键。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用诚意建立起信任,才会避免陷入动辄得咎的尴尬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