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教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申请文书要出彩,别只摆成绩
孩子入学前识字越多越好吗
2015年10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入学前识字越多越好吗
并非多多益善,家长应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润物无声”地识字



  如今有这样一种现象:学前孩子识字量两极分化严重,有的识字数千,有的识字几个,学前识字量是否多多益善?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学前识字?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老师。

学前有必要培养孩子良好识字习惯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既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人们进入“书本世界”的第一步,更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山东省特级教师、寿光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张丽表示,学前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识字、培养良好的识字习惯很有必要。
  首先,提前识字有助于树立孩子们的信心。其次,提前识字,能做到提前阅读。但凡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的孩子,大都能做到提前阅读,在阅读中提升语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增加了识字量,形成良性循环。张丽老师同时也指出,学前识字并不是认识得越多越好,越早越好,也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科学识字?张丽介绍,在引导孩子识字方面需要在生活中“润物无声”地进行。比如,在购物时指着包装上的商标认读,走路时指着站牌和牌匾上的店名认读,在家里认读家里的物件名称等。不用要求孩子一次性认会,这样时间长了会打击孩子自信心,最好与孩子边玩边认,让孩子大体认识就行。孩子要做到在具体情景中认字。不要把单个的字词孤零零地拿出来教孩子认读,这样枯燥无味,时间长了,打击孩子们的兴趣。张丽老师强调说,对于孩子识字的引导,主要以兴趣和习惯为主。

学前认字并非多多益善,要区别看待
  来自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小学班主任吴瑞臻指出,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差别确实很大很大。但是一年之后基本都能跟上,对于学前是否学认字,她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
  吴瑞臻说,进入小学后,有知识储备的孩子在课堂学习上更有优势,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一些,经常会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得到表扬和鼓励,有的孩子会因此学习起来更加有劲头。但也有学生虽然识字量达到几千,可以自己读报,但会因此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讲,课堂上会开小差、走神等,在学到新知识的时候,学习怠慢缺乏积极性,这时如果受到老师批评、家长训斥,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相反,学前一点基础也没有的孩子,刚入学时拼音学习的速度会非常快,当然,这时需要孩子和家长课下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跟上。不过这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抹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坚持下来,孩子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听讲习惯,那么这种学习差距就会越来越小,而有些“啃老本”的学生可能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败下阵来。
  吴瑞臻提醒说,孩子学习的过程,作为家长,也要及时跟进。进入小学后,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与其一味地增加孩子学前识字量,不如在孩子入学后,及时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引导识字 可以多读绘本
  潍坊高新国际学校教师张敏指出,造成识字量两极分化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孩子识字量差距大的主要原因。那么家庭教育中怎么才能科学指导幼儿识字呢?张敏建议说,在孩子还没有到识字年龄时可以让孩子接触“布书”,这些用棉布缝制的书设计别具匠心,家长可以在孩子对布书爱不释手时,重复指读书上为数不多的字,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将字形与读音联系起来。
  其次,可以引导孩子认读象形字。在孩子初步接触汉字时,通过形状与汉字的联系识字是非常简单易学的。即使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孩子也能通过拼读和联系前后文进行理解,父母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孩子认识了很多你没有教过的字。
  学前阅读绘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绘本故事往往比传统意义上说的图画书更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孩子往往能从简单的几行字,一幅图中生发出很多想象,在阅读中不光能认读汉字,而且能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 本报记者 刘江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