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走天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行走墨脱,与生命谈谈
2015年10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走墨脱,与生命谈谈



  在别人看来,丁诸悯的旅行似乎就是“吃苦头”。但是对于他来说,“自虐式”徒步搭车的旅行方式,是虔诚的旅行洗礼,无论是徒步墨脱还是背包进西藏,旅行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人生体验。

选择通公路之前徒步去了墨脱
  丁诸悯在2008年开始接触户外,那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并不是职业驴友,只能利用假期出去户外旅行。第一次户外旅行就选择徒步去墨脱,“普通人可能很少知道,但是墨脱在户外圈子内很有名,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
  当时进入墨脱必须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段的多雄拉雪山或嘎隆拉雪山,两座雪山终年积雪,冬季11月至来年6月,积雪更是深达数米难以逾越。中间还要穿越亚热带原始雨林、蚂蟥山、老虎嘴天险,克服高原反应、恶劣天气等艰险环境重重考验。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吸引了无数户外爱好者前来挑战,徒步墨脱也就成了中国十大经典徒步路线之首,这绝对是对体力、意志的一种挑战。丁诸悯背上背包、带上帐篷等装备,和几个驴友结伴,用双脚徒步墨脱。
  丁诸悯说,他最初看了安妮宝贝的《莲花》才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叫墨脱的地方,后来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墨脱的资料,重庆女孩写了一篇《生死墨脱》的帖子把他带到了现实中的墨脱——西藏最后的秘境,行者最后的天堂。他算是迷上了墨脱,也想着有一天能追随前人的脚印体验一次“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的感觉。
  “当时没有通公路,我们走的是红军长征时的线路。嘎隆拉隧道就要打通,墨脱很快就能通车了,很多人都想赶在通车前去看一下这个中国最后的秘境,这也成了大多数人去墨脱的理由,幸运的是我也成了其中的一员了。”丁诸悯说。
  “行走墨脱,我与生命交换了一次意见。”丁诸悯说,这是他行走墨脱的感言,打开了他的世界。他说,他们这次只是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了过来,把他们的脚印也留在了喜马拉雅山的山顶上。

辞职后心怀虔诚徒步搭车旅行
  丁诸悯说,从2008年到2013年,他基本都是利用假期断断续续地出去旅行。后来工作让他变得有些压抑,“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没有太多的经费,平时、周末的许多时间大都花在朋友的应酬上了。
  于是在2013年,我辞去了工作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开始长期的旅行。”丁诸悯说,旅行没有那么难,只要有一点时间、有一点勇气,背起包,抬起脚,就可以出发了。
  “有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去做,将来可能永远不会做了!”丁诸悯说,2013年以来的这段时间,他利用徒步、搭车的方式走了川藏线、滇藏线、内蒙古、甘肃、青海、山西、湖北等地,几乎游遍了全国各地。
  丁诸悯说,去一个目的地,有人踏浪而来、有人背包而去、有人搭车走天涯、有人自驾行天下。而他大部分时候都选择最节省、最自虐的方式,也是他自己认为最虔诚的方式:徒步搭车游遍各地。丁诸悯说,他喜欢走有挑战性、高难度的徒步,徒步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挑战极限,锻炼意志力。
  “我认为,旅游和旅行是两种概念,旅游似乎花金钱和时间就能实现,而旅行则是一种体验。”丁诸悯说,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致的,无外乎是一个从书里了解外面,一个是从实践行动中了解世界,但是效果确实差别很大,书中记叙的好坏都不如亲自去体验,走一遭,感受一下来得更加实在。
  就如同他登顶四姑娘山,可能当时会有高原反应等劳累辛苦,但是登顶后就会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东南亚十国游因创业暂时搁浅
  长途旅行中,很多时候,丁诸悯都选择搭车。很多朋友曾问他,路上搭车放心吗?没有水、电怎么办,洗澡怎么解决等等。丁诸悯说,其实这些只要在有人的地方都可以解决,只要你带着微笑。
  在丁诸悯印象中,去色达是神往已久的旅程,当时仅仅是一张关于色达的照片和一篇色达的报道,他观摩了很久,想念了很长一段时间,不为美景,不为偶遇,不为美食,只为一睹它的真颜。于是,他以四川成都为起点前往,20天的时间以徒步搭车的方式,480个小时,搭几十辆车,一路上都会遇到当地人的帮助。在滇藏线上,他拦下一位当地人,一路搭车从日喀则到阿里,搭了1000多公里,车主没有要求任何回报,现在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但是在全国各地搭车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旅游爱好者在搭车的时候,要以保证自身安全为基础。”丁诸悯说,他搭车的人中,大部分都是热心的好人,但是在新疆、内蒙古等地搭车时也碰到过吸毒、被通缉的人,虽然有些心慌,但是他都会保持冷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找理由下车“逃走”。
  丁诸悯表示,行走于全国的这几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心变得更大了,任何事情如果看好的、想好的,就会大胆去做。走遍全国后的丁诸悯开始计划出境旅行,而东南亚十国游是他计划出境游的第一步,但是由于他创业的事情而搁浅了,旅行攻略就一直放在他的电脑里,“这是一个遗憾,也是最大的一个愿望,希望下一次能顺利成行。”丁诸悯说。
      本报记者 隋炜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